天津1月24日電(記者 孫博洋) 近日,“治霾?京津冀在行動”網絡媒體集中采訪活動走進天津市濱海新區,實地探訪作為空氣質量名列前茅的濱海新區是如何治理大氣污染的。
濱海新區位于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萬,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是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由于區域內居民企業眾多,冬季供暖壓力大,但是為了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好京津冀治霾攻堅戰,天津濱海新區在大氣污染治理上下了大決心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冬季,中國北方地區取暖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燃煤,如何減少燃煤使用,減少燃煤產生的污染物排放成為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頭戲。在這方面,天津市濱海新區各方面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車站北路供熱站棄用煙囪在燃氣鍋爐排出的水蒸氣里若隱若現(記者孫博洋攝)
供熱站“煤改燃” 環保經濟效益雙提升
在天津濱海新區的調研的過程中,記者們首先走進的是濱海新區車站北路供熱站。這個供熱站擔負著58個居民小區2.9萬余戶居民的供熱任務,現有供熱面積為240萬平方米。據了解,原來這個供熱站使用的是2臺29兆瓦和2臺14兆瓦燃煤鍋爐。2016年8月,濱海新區供熱集團投入約1.28億對車站北路供熱站實行“煤改燃”改造升級,換裝了3臺46兆瓦和1臺29兆瓦燃氣熱水鍋爐。
車站北路供熱站站長陳軍表示,“煤改燃”之后,在采暖期每年能夠減少燃煤使用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900噸左右;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0噸左右;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80余噸,達到新的環境排放標準。
圖為燃氣鍋爐,鍋爐間內一塵不染(記者孫博洋攝)
陳軍說:“實際上,從運營成本上來看,以目前的燃煤和燃氣的價格,使用燃氣鍋爐供熱成本更小,因為使用燃氣鍋爐,省去了脫硫脫硝、用水、用電、鍋爐大修以及上煤等人工費用。并且,燃氣鍋爐的熱效率為93%,遠高于燃煤鍋爐的70%。”
保生產也要保環境 國企擔負更多責任
泰達第二熱源廠不僅擔負著周邊居民的供熱需求,而且還要擔負著近百家企業的蒸汽供應保障。
2016年年初,上個采暖季剛剛結束,泰達第二熱源廠就投入1.5億元進行煤改燃工程建設。這是新區首個大型煤改燃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僅僅135就全部完成新建的六臺燃氣鍋爐安裝調試,于2016年10月28日點火投產。
泰達熱電公司黨委書記陳德強在總控室內接受記者采訪(記者孫博洋攝)
據泰達熱電公司黨委書記陳德強介紹,該項目完成后,建有2臺35蒸噸/時的燃氣爐、2臺29兆瓦和2臺58兆瓦的燃氣爐,投產后可滿足450萬平方米的用熱需求,每年可實現削減燃煤11萬噸,實現煙塵零排放。
陳德強表示,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在實現綠色發展,治理大氣污染、治霾,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履行好社會責任。
北疆電廠總控室內污染物排放實時監測(記者孫博洋攝)
科技讓燃煤更環保 超潔凈排放堪比燃氣
天津北疆電廠國家循環經濟第一批試點單位。其熱電聯產替代漢沽城區供熱燃煤鍋爐項目成為大氣治理亮點之一。
據了解,實施“熱電聯產”項目后,2016年度北疆電廠替代燃煤鍋爐房兩座,河西供熱站和新開北路供熱站,燃煤鍋爐8臺,總供熱面積330余萬平方米,居民總戶數5萬余戶,改造項目總投資約6.6億元。改造后消減燃煤6.8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10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0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量200余噸。
實際上,天津北疆電廠自身也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不斷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據了解,天津北疆電廠于2013年10月正式啟動了一期工程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各項工作,2015年順利完成其中兩臺機組的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項目,采用了脫硝增容改造、低低溫除塵器改造、脫硫增容改造及增設濕式電除塵模式。數據顯示,新技術使得一期工程的綜合脫硫效率由原96.5%提高至99.5%以上,綜合脫硝效率由原75%提高至87.5%以上,綜合除塵效率由原99.82%提高至99.96%以上。
北疆電廠燃煤機組煙囪排放潔凈如燃氣機組(記者孫博洋攝)
北疆電廠副總經理魏剛表示,目前我們雖然是用的是燃煤發電,但經過一些列技術升級改造,排放已經比燃氣排放還要潔凈。通過技術升級來清潔利用煤炭,是北疆電廠真正要走的發展道路。
據濱海新區供熱集團方面介紹,2017年度的改燃并網工程已經開始,今年將實施塘沽新村、新洋、新河供熱站熱電聯產項目,并網于南疆電廠及漢沽平陽里供熱站并網工程。經過兩年改燃并網工程后,濱海供熱集團總共減少煤炭消耗量40余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0.6余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60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200余噸,為全區實施“藍天碧海”工程,減少大氣污染,提高環境質量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福建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代表 打組合拳,守綠色底線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泉州是福建省兩個獲得“國家生態市”稱號的地區之一,一直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堅決守住環保這條底線。我們抓住水環境治理這個“牛鼻子”,已連續4年在全市開展跨境流域整治。今年2月底,泉州出臺了《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市河長辦掛牌成立,從3月1日起全面實施。我們建立了責任到人的四級河長體系... [閱讀]
本報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付文)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雅鳴代表介紹,今年將重點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劉雅鳴說,目前我國24小時之內的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臺風路徑誤差保持在70公里之內,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截至目前,我國共發射15顆風云氣象衛星,形成地面、高空、空間三位一體的監測網絡。在地面,已建成6萬多個監測站,覆蓋了全國96.5%的鄉鎮。 [閱讀]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陳溯)13日,網友“kasy瞇嘟”在微博上曬出幾張圖片,圖片中的她和朋友不畏大風天,在高速公路邊的一片小山丘上種下一棵櫻花樹。 暖風拂面、春回大地,“親手種下一棵樹”這項既環保又有紀念意義的活動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家住廣州的于麗娟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在植樹節當天帶著兩個女兒協力種下一株小木棉,希望兩個孩子與木棉一起茁壯成長。 福州倉山...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