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初四上午9時,安徽省鳳陽縣劉府鎮趙莊村的大喇叭又開始廣播了――“愿意捐款的村民請到生產隊長家門口,村兩委干部帶著捐款箱來了!”
這是趙莊有史以來第一次募捐,為患病兩年的村民王厚祥而發起。現年43歲的王厚祥之前在上海的工地上打工,沒想到一場車禍讓他變成了“植物人”,治病花了80萬元,現在每個月都要花上萬元的醫費。
得知王厚祥的不幸遭遇,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趙世金馬上帶著村兩委上門看望,并送上3000元慰問金。為了發動更多村民關愛這個特殊家庭,村兩委在年前就拿出了方案,“發動村民有多少捐多少,一塊錢不嫌少,一千元不嫌多。”
當天,作為“總導演”, 趙世金運用他最擅長的“廣播工作法”,在麥克風前掌控大局,一邊為活動“加油造勢”,一邊用手機“遙控” 村兩委,確保隊伍走到哪,廣播的內容跟進到哪。
一個上午,捐款箱里的善款已達到21600多元。趙莊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感到意外:“預估只能籌到五六千元,沒想到籌了這么多。”
最感人的場面是,一個外地送液化氣的小販、幾個前來走親戚的姑娘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了,每人掏了50元。
79歲的朱兆東曾是老 “上訪戶”,這次也捐了500元。他感慨道:“這兩年趙莊真的變了!村容村貌變漂亮了,鄰里之間更加友愛和諧了,而且大家都在自覺維護這個好環境。”
“廣播會”讓群眾來做群眾的工作
趙世金接手村務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讓閑置的“大喇叭”再度響起來。
“當時村里的維穩壓力很大,上訪問題陷入‘捉迷藏’的尷尬局面,有人今天說不去了,明天又去了。”據趙世金分析, “其中有些人提出的訴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可他們還是固執地上訪討說法,加上很多村民并不知情,也走上了對立面,干群關系由此變得緊張。”
能不能發動群眾做群眾的工作? 趙世金首先想到借助村廣播,把上訪戶的問題和訴求告知每個村民,請大伙兒評評理。
這招奏效了。“有一次,我還坐在廣播室里,一個村民就沖進來說,別播了,我的要求的確有些過分。”原來,廣播一響,大家都停下手上的活計,坐在家門口聽起來。“四鄰跟著議論,有的勸,有的講,如果他不占理,最終會迫于‘輿論’壓力,放棄上訪念頭。”趙世金說。
在他看來,過去的“大喇叭”擱在今天也不是“擺設”,它連接的是黨和群眾,傳遞的是政府的聲音和百姓的心聲。
如今,在趙莊,可以勝任廣播員工作的只有“老中專生”出身的趙世金。“為什么我們的一些好政策執行不到位,關鍵是老百姓沒有吃透政策,存在誤解,作為村干部,我們首先得講透。”他舉例說,前段時間,醫保上繳的費用提高了,很多群眾有意見。“后來我在廣播中向他們解釋,這實際是大家的福利提高了,結果醫保費很快就交上來了。”
“現在想把村民召集起來開大會,幾乎是不太現實的,我們只能利用農閑時的‘廣播會’,吸引他們參與到村務的民主管理與監督中來。”一位村干部介紹說。讓村干部們自豪的是,正是在廣播會的宣傳發動下,村民紛紛參加了趙莊首次舉辦的文明戶評選。經過激烈的競爭,有13戶當選,每戶拿到了800元獎金。
“廣播會”無形中也點燃了群眾文明創建工作的熱情。“文明戶”張孝潔說,現在村民在干道上曬完糧食后,立馬打掃干凈,很多人把家門口的區域“當作自家臉面”一樣,掃過了,還用水沖得干干凈凈。
年前“廣播會”加強了禁的宣傳,春節期間全村沒有發生一起博事件。“這個變化,連我都沒想到!”趙世金感慨道。
雖然村務工作過程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矛盾,但是由于干部群眾之間建立起了溝通的橋梁,趙莊的干部作風、民風民俗都在進一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和鎮里的領導也經常“一竿子插到底”深入趙莊,幫助當地干部提高治村富村的能力。
土地流轉讓群眾發出“一個聲音”
直到今天,年過六旬的鳳陽金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來還時常出現在趙莊大大小小的會議上,因為他曾經是趙莊的黨支部書記。
當年,富起來的趙世來沒有忘記養育他的趙莊,他帶領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探索農村發展的新路。至今,趙世來已在趙莊投資近300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治理。
“但是過去老百姓沒少質疑,趙世來是不是想搞趙莊的錢?不過,今天趙莊的發展成就,讓人無話可說了。”朱兆東說。
2015年3月,趙世來的弟弟趙世金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接過發展的接力棒。在村兩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趙莊被評為安徽省美好鄉村示范村,村內道路、便民服務中心、污水處理、綠化亮化、安全飲水等工程順利實施。
此外,15年前趙莊試水土地流轉的改革成效已經充分顯現,該村土地流轉率達70%,居全縣首位,形成了以花卉苗木、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養殖為主的新型產業結構。
新年伊始,一條振奮人心利好消息傳遍趙莊。
正在規劃中的高速公路將把趙莊與相鄰的蚌埠市連接在一起,按照規劃,將有4.2公里的高速路穿過趙莊。村里一直醞釀的生態旅游,趕上了政策的“春風”。
因為修路而產生的征地問題向來是村兩委頭痛的大事,趙世金卻信心十足。
“地基本上流轉出來了,征地安置的效率肯定大大提高。”更讓他感動的是,“為了發展,顧全大局的人越來越多,村民幾乎發出了一個聲音。”
比如,涉及征地,趙莊有50座墳要遷,擱在過去,這又是個棘手的難題。但在年前的村民代表大會上,代表一致表示,“該遷的就得遷,必須為發展讓路。”
為此,村兩委開始謀劃,響應殯葬改革,在趙莊修建公墓,確保逝有所葬,同時節省出土地用于發展。
“依照村兩委的想法,未來趙莊的土地集中在十幾個大戶手上,由他們來實施規模農業。”趙世金分析道,老百姓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一方面可以獲得土地的“租金”,另一方面加入到生態旅游的發展中來,實現脫貧致富。
2月25日,趙世金帶著村兩委成員趕往安徽科技學院,委托對方編制建設規劃。在他看來,趙莊需要科學發展,有了藍圖,“就能集中精力,統一到一個‘聲音’上,堅持不懈地描到底!”
微信圈刷新了“老計生”的工作模式
37歲的計生專干李讓艷開著自家的奔馳轎車,拉著村里的婦女去鎮上做孕檢,這樣的場景,趙莊村民已“見多不怪了”。
因為孩子上學,創業有成的李讓艷回鄉“陪讀”。當趙世金好不容易找到這個大專生時,她還有些遲疑:“我能干好村里的工作嗎?”
“過去村民這方面的觀念比較淡漠,結婚、懷孕都不喜歡上報,很多人在外務工,挨家挨戶地跑,非常不便。”為此,李讓艷建了微信工作群,對適孕婦女進行動態管理,同時與她們拉家常交朋友。“現在很多人主動聯系我,把相關材料從微信上傳過來,直接在網上。”
因為李讓艷的到來,趙莊的計生工作評比排名躍升至全鎮前列。“一個村子干得好不好,關鍵在村兩委,村兩委要吸納品德、能力俱佳的年輕人。”趙世金說。
1987年出生的創業青年趙怡戰從上海返鄉,在趙莊從事大棚種植。如今,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村里的扶貧專干,為貧困戶找項目、對接資源。
“我種的西紅柿品種好,上的是有機肥,口感好,不過勞力投入可不小。”趙怡戰自信地說,“首先自己示范好,村民才能跟著你一起干。”接下來,他打算成立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趙莊,黨團活動也多了起來。”駐村4年的大學生村官耿陽笑著說,“現在要求向黨組織靠攏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我們整天想著能否多爭取一個黨員指標。”
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5月1日起施行。為方便殘疾人入學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對殘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規定?日前,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的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并作出解讀。 使殘疾學生接受與其身心狀況相適應的教育 1994年頒布施行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對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殘疾人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還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理念相對滯后,需要進一步推進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資源不足、分布... [閱讀]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74號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頒布施行的《條例》對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現代化逐步推進,殘疾人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還比較薄弱。修訂后的《條例》從殘疾人教育的發展目標和理念、入學安排、教學規范、教師隊伍建設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關制度。 ... [閱讀]
2月2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紅十字會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組員表示,修訂草案經過兩次審議修改,總體上比較成熟。 “這次紅十字會法的修訂,對現行法起到了補充和完善作用。”修福金委員說,修訂草案在紅十字會組織治理方面增設了監事會等機構,完善了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強化了對紅十字會的監督管理,還專門增加法律責任一章,既涉及對紅十字會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責任追究,也涉及對所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律約束,無疑對法律出臺后... [閱讀]
本報鄭州2月22日電 (記者任勝利)記者20日從河南省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以來,河南省民政廳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社會組織登記審批全程網上公示,實現了社會組織網上年檢。 據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消防前置許可條件和社會團體登記申請籌備環節。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記的社會組織達28026個,省本級年檢率達到80%。與此同時,河南省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統社會組織黨工委,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登記管理監督全過程;加強社會組...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