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夫妻12年第一次聽到對方聲音
英國有一對夫妻,Neil和Helen Robinson,他們都是天生的聾人。兩個人結婚12年,平時只能靠手語和唇語交流,從來沒有聽過對方的聲音。
盡管在聽力上有重重阻礙,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還生了一個兒子,Neil還成為當地一座教堂的助理牧師。不過,他們一直沒有放棄追求健全人的生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聽到這個世界,聽到對方。
上個月,南安普頓大學聽力植入服務中心(USAIS)送給了他們這個禮物!他們為夫妻倆做了手術,在他們的頭骨中植入微電極,為他們安裝了人工耳蝸。就在啟動人工耳蝸的那一瞬間。這對夫妻聽到測試人員的拍手聲――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
這對夫妻也第一次聽到了愛人的聲音,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在聽到老伴嘶啞的聲音后,Neil還開玩笑說,他不喜歡老婆的聲音。不過,愛人的聲音一定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流浪漢找到工作高興得飛起
你還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作的心情嗎?是興奮得難以自己,還是偷著樂?有一個英國流浪漢實力演繹了什么叫“高興得飛起”,監控錄像無意中記錄了這一切。
這名流浪漢被一家生產門窗等家私耗材的公司錄用,并且拿到了首周的第一份工資。視頻中,這個身份不明的男子甩動自己的胳膊,興高采烈地跑過馬路,在馬路上放飛自己!
Aaron Doyle也是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員工,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這個監控錄像。他說:“這看似是個很平常的監控錄像,但錄像里的人的確讓我感到振奮。他離開我們這兒的時候,那動作、那反應,對他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找到工作,是流浪漢的一個小目標,和所有人的小目標一樣,標志著新生活的開始。
患者家屬贈懷孕護士手織嬰兒帽襪
2月21日上午,武漢一名懷孕7個多月的護士劉思利收到了一份禮物――患者匡奶奶的女兒親手織了可愛的小帽子和襪子,送給她腹中的寶寶。
76歲的匡奶奶是胃腸外科的老病人,曾在醫院做了腸道造口。由于匡奶奶的造口袋總有分泌物滲出,護士劉思利最多時一天要幫她換4次,每次更換時都很細心。
今年2月初,匡奶奶因病又住進了胃腸外科,劉思利已經懷孕7個多月??锬棠陶f:“與造口病人打交道,接觸難聞的糞水,我們正常人聞得都受不了,更何況她是個孕婦。”
劉思利則說:“這就是我的本職工作。造口病人除了疾病的煩惱和痛苦外,往往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怕別人聞到難聞的氣味。對一些心理負擔很重的患者或者緊急情況,有時候更換造口袋不戴口罩和手套,是對造口病人的尊重,讓病人感受到我們醫護人員不會嫌棄她,只有用心感受病人的痛苦,將心比心,才能換取患者和家屬的信任。”
廚余垃圾車翻車男孩幫忙
很多人在路上遇到氣味銷魂的垃圾車,都唯恐避之不及,何況,這一輛載滿了廚余垃圾的車還翻車了!
網上近日流傳一個真實的故事:一群大男孩在旅行歸途中,發現一名老爺爺的廚余垃圾車翻在路上。男孩們不顧惡臭,上前幫忙拉車。老爺爺不斷向他們道謝,但男孩們覺得,“多付出擁有幸福感”。
許多網友留言,“你們這些少年,贊啦!”“一群暖心大男孩”“好心會有好報的”“社會就是有你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因為有你們所以我們驕傲,感謝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
說英雄也許夸張,但男孩們的行動的確溫暖了這個初春。
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5月1日起施行。為方便殘疾人入學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對殘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規定?日前,國務院法制辦、教育部的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并作出解讀。 使殘疾學生接受與其身心狀況相適應的教育 1994年頒布施行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對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殘疾人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還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理念相對滯后,需要進一步推進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資源不足、分布... [閱讀]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74號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頒布施行的《條例》對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現代化逐步推進,殘疾人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還比較薄弱。修訂后的《條例》從殘疾人教育的發展目標和理念、入學安排、教學規范、教師隊伍建設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關制度。 ... [閱讀]
2月2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紅十字會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組員表示,修訂草案經過兩次審議修改,總體上比較成熟。 “這次紅十字會法的修訂,對現行法起到了補充和完善作用。”修福金委員說,修訂草案在紅十字會組織治理方面增設了監事會等機構,完善了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強化了對紅十字會的監督管理,還專門增加法律責任一章,既涉及對紅十字會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責任追究,也涉及對所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律約束,無疑對法律出臺后... [閱讀]
本報鄭州2月22日電 (記者任勝利)記者20日從河南省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以來,河南省民政廳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社會組織登記審批全程網上公示,實現了社會組織網上年檢。 據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消防前置許可條件和社會團體登記申請籌備環節。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記的社會組織達28026個,省本級年檢率達到80%。與此同時,河南省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統社會組織黨工委,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登記管理監督全過程;加強社會組...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