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语露脸久久精品国产ktv|精品欧美在线|国产精品久久久视频|欧美草草|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  >> 智能信息  >> 查看詳情

“光圈”倒閉,直播面臨生死戰

來源: 華舜網  日期:2017-03-13 12:06:09  點擊:3469 
分享:

  綜藝節目《看你往哪跑》中,明星通過直播平臺與觀眾即時互動。

  才紅火了不到一年,直播平臺的風口似乎就已結束了。

  被稱為直播平臺“獨角獸”的光圈直播近日突然被自家員工曝光欠薪300萬元、公司倒閉、創始人跑路。在眾人印象中本應紅火的直播市場,被這起噩耗撕開了虛假繁榮的表象。被稱作“直播元年”的2016年,對數百家直播平臺來說,并不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的樂觀藍海,而是混雜著燒錢與造假、爭搶與掙扎的生死關頭。

  現狀

  300家直播平臺十分之一倒閉

  光圈直播竟然“暴斃”了!這家早在2015年9月就已拿到1250萬元天使輪融資、估值達5億元的直播平臺,在數以百計的直播市場中并不算“小家伙”。由于首席內容官李艦曾擔任《魯豫有約》的主編,光圈直播去年3月的融資路演會還拉來了主持人陳魯豫為其站臺,去年6月,光圈直播又在全國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校花主播比賽。

  然而,據光圈直播員工透露,其實自校花主播比賽后,員工工資就開始停發,連比賽優勝者出國旅游的承諾都沒兌現,平臺主播的打賞收入也被拖欠。勉強維持半年后,光圈直播CEO在內部微信群中告知員工融資失敗,隨即甩手走人,而光圈直播APP也在軟件市場相繼下架。

  直播,這個一年前還一片利好的新興市場,如今已走到了一個臨界點。盡管直播在2016年堪稱市場投資的大熱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9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月活躍直播用戶高達1億,用戶總數較2016年6月增長1932萬,增長勢頭強勁。但經過一年的廝后,這片藍海市場已變成了紅海,甚至一度被調侃“一部手機屏幕裝不下所有的直播軟件”。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其中80%以上還在首輪融資或尚未拿到首輪融資,通過天使輪融資的不到30%,十分之一的平臺已死亡。

  原因

  盈利單一,靠融資勉強維持

  去年3月,“移動直播的鼻祖”美國Meerkat其實已經關閉,這給光圈直播的倒閉埋下了某種伏筆。事實上,從光圈直播的“暴斃”中不難發現,讓這家公司難以為繼的根源,其實是目前國內直播市場的通病。

  光圈直播員工透露,該平臺自校花大賽后,直播間從巔峰期的138個銳減至二三十個,每個直播間的在線人數由約2000個降至一二百。面對這一困境,CEO張軼選擇了大多數小平臺的慣常手段,開始“刷流量”,但虛假的流量沒法帶來用戶量的增長。而且,目前只能依靠用戶打賞收入變現的直播平臺,也因此喪失了唯一可以盈利的增長點。光圈直播僅僅50萬用戶量,在直播市場動輒千萬的用戶量中不值一提,也難以贏得廣告商的青睞,這直接導致原本與光圈達成合作的冠名商“猛獅科技”拒絕支付后續的400萬元廣告費。等到融資的錢徹底燒完,光圈直播也真正走到了窮途末路。

  這一失敗的路徑,幾乎是所有小型直播平臺走向毀滅的必經之路。互聯網觀察者王新喜指出,直播平臺盈利方式單一,卻運營成本巨大,一旦資金鏈斷裂,小公司被收購或倒閉都在意料之中。“有人算了一筆賬,在線人數每達到百萬人,直播平臺每月僅帶寬費用就超過3000萬元。2015年虎牙直播的帶寬支出是2.6億元,這不是一般小平臺玩得起的。”同時,對主播的過分依賴也讓平臺的盈利更加遙遠,“目前各大直播平臺秉持與主播分成機制,無論是廣告還是打賞所得,平臺都需要按照約定比例把錢劃入主播錢袋。”王新喜認為,經過資本這一年的畸形催熟,許多人氣主播身價虛高,導致直播平臺的成本也水漲船高。

  出路

  嘗試打賞之外的變現方式

  直播市場發跡于游戲直播和秀場直播,曾因尺度與格調問題而備受爭議,而大量無證主播和平臺為博取眼球大打擦邊球,最終也招致了政策監管的收緊。去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機構依法直播,要求主播需持證上崗。11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再次對市場上的直播亂象進行了嚴格規定。

  “直播行業平臺大部分處于無證狀態,牌照門檻就足以淘汰掉許多小玩家。”王新喜說。當代東方戰略總經理李澤清則說,“如果建立在擦邊球之上,直播肯定會有衰敗的一天。與其如此,不妨利用政策調控,將水分擠干。”

  很多直播平臺開始探索除打賞和廣告之外的變現方式。“今年直播行業必將進入更加激烈的絞階段,大批的中小型直播平臺和違規平臺將被淘汰,而資源、流量也將流入優勢平臺,呈現出馬太效應。”花椒直播負責人表示,基于這樣的憂慮,盡管去年花椒主播累計收到禮物50億個,僅北京用戶一年打賞額度就超過5億元,但花椒自去年5月份便開始了商業化的探索,如推出了上百檔自制直播節目,打通直播與電商的購買渠道,“希望能夠加大領先優勢,進入到較為穩定的巨頭爭霸局面。”記者 李夏至

  • 我要評論

    評論內容*
    姓名

    評論列表

相關新聞

  • 智能應用:情緒也能被識別 智能應用:情緒也能被識別

      圖為安裝了識別情緒應用的智能手環。   資料圖片 擁有讀心術,想必是不少人的夢想。能直接讀懂對方的情緒,或許會減少不必要的揣測與摩擦。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可穿戴的應用程序,能根據人們談話時所用的詞匯及語氣,識別話語背后的情緒,促進人們更好地交流。 使用時,只需將應用安裝在健康追蹤器上,就能自... [閱讀]

  • 中消協今年消費維權主題?:讓消費者網購更放心 中消協今年消費維權主題?:讓消費者網購更放心

    今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17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網絡誠信 消費無憂”。中消協秘書長常宇接受采訪,介紹今年消費維權重點工作。 問:中消協2017年主題的含義是什么? 答:第一,倡導網絡經濟下誠信經營,強化網絡經營者責任意識,切實落實法定義務,自覺保護網絡消費者合法權益。第二,建立完善網絡消費者知情權、求償權、交易權以及安全權等方面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發揮“互聯網+”給消費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動力。第三,發... [閱讀]

  • 摩拜單車入“經營異常名錄”?此前被投訴“押金難退” 摩拜單車入“經營異常名錄”?此前被投訴“押金難退”

        摩拜單車又攤上事了!中新經緯客戶端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這是怎么回事呢?   有媒體報道稱,摩拜單車被工商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中新經緯客戶端特意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果真如此。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截屏   經查證,是因為其“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 [閱讀]

  • 共享單車面世近一年再調查:騎到故障車也扣費問題凸顯 共享單車面世近一年再調查:騎到故障車也扣費問題凸顯

    自2016年4月份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后,國內市場上共享單車面世已近一年。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共享單車最初暴露的那些問題解決了嗎?又出現了哪些新問題?用戶對共享單車感知如何?中新網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某些共享單車APP定位服務處在“始終”開啟狀態中。 老毛病 ――定位依舊不精準 去年下半年,共享單車出現在北京街頭時,中新網曾對其進行了體驗式調查。近日,中新網又對其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共享單車在早期被曝的部分問題仍...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