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4月份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后,國內市場上共享單車面世已近一年。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共享單車最初暴露的那些問題解決了嗎?又出現了哪些新問題?用戶對共享單車感知如何?中新網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某些共享單車APP定位服務處在“始終”開啟狀態中。
老毛病
――定位依舊不精準
去年下半年,共享單車出現在北京街頭時,中新網曾對其進行了體驗式調查。近日,中新網又對其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共享單車在早期被曝的部分問題仍存,比如,定位不精準。
“APP上顯示有車,走過去卻找不到。”相信不少共享單車用戶都有過這種經歷。近日,中新網在體驗共享單車過程中也多次碰到這種“尷尬”狀況,甚至周圍很空曠時,依然看不見車。
當然,這種情況有時是因為用戶違停和藏車造成的。有網友就在摩拜單車CEO王曉峰的微博下留言:“王總,摩拜違停和藏車情況太嚴重了,找不到車的幾率太高了!”
ofo暫時不提供精準定位服務,APP上只顯示周圍車輛數目。有業內人士對中新網表示,實際上這個數字也并不精準,用戶結束行程時,ofo系統就默認車輛停放在周邊,但實際上,用戶在APP上可能提前或滯后結束行程。該說法并未得到ofo方面確認。
其實共享單車定位功能,企業一直在想辦法改進。摩拜對中新網表示,摩拜單車自面世以來,車鎖已經更新了8代,還不算內部硬件的升級,目的就是為了定位更精準,開鎖速度更快等。
ofo也在逐步用智能鎖替換原來的機械鎖,其還對中新網透露,ofo和華為、電信合作的物聯鎖會在下半年推出,優勢是低功耗,一節電池可以用10年。
定位情況還有一個老問題待改進,在蘋果iOS系統,摩拜單車、永安行等APP定位設置中只有“永不”或“始終”兩項可選,一直在定位狀態中,耗費流量高不說,還存在泄露用戶位置隱私的風險。而其他出行類APP,多數可選擇“使用應用期間”開啟定位。
某家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正將故障車放進三輪車內,集中收回。中新網 吳濤 攝
新問題
――騎到故障車也扣費問題突顯
老問題還未解決,新問題又出現。近日,有用戶向中新網反映,使用共享單車時,鎖開了才發現車子有故障,車不能騎,錢卻被扣走了。其實,這種情況發生或不在少數,因為很多用戶騎車前并不會檢查車況,都是開鎖后騎行一段距離才發現車有問題。
那碰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辦呢?據了解,ofo是提供故障舉報的,開鎖后,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舉報故障即不扣費。摩拜單車客服告訴中新網,遇到這種情況請第一時間聯系客服尋求解決方案,客服會幫助進行結算、退錢。
其實共享單車企業也在行動,APP中都提供了舉報故障車的功能,線下也安排了運維人員提供后續服務。有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對中新網表示,他們的任務就是“掃大街”,開著電三輪滿大街轉,碰到故障車就拉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共享單車企業目前尋找故障車靠運維人員眼睛觀察,無其他技術輔助,效率并不高,是否能有效解決故障車這個問題還待時間驗證。
在收費問題上,中新網還注意到,在掃碼無法開鎖的情況下,摩拜等共享單車提供輸入編碼解鎖服務,但規定,“若因輸錯自行車編碼造成自行車丟失,用戶將承擔高達2000元的賠償責任。”
一般情況下,掃描二維碼無法開鎖多發生在晚上(即便APP上有手電筒功能),這時視線不佳,再加上編碼長達10位數,輸入編碼其實也很容易出錯,所以用該功能時一定要細心。
用戶正在掃碼解鎖共享單車。中新網 吳濤 攝
已改進
――“車難找”問題有所緩解
可喜的是,共享單車最早“車難找”的問題有所緩解,這得益于共享單車企業的快速擴張。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幾十家共享單車企業,其中行業領軍企業摩拜和ofo發展迅速,摩拜覆蓋城市從最初的北京、上海擴展到全國32個城市,在北上廣深和成都等城市,投放數量均超過10萬輛。ofo單車超過100萬輛,覆蓋全國40個城市。
不過在觀察中,中新網注意到,雖然共享單車數量攀升,但有些地方仍是“一車難求”。主要原因是共享單車騎行的潮汐現象。如在北京良鄉大學城西地鐵口,上班時刻,各地的共享單車聚攏于此,下班時分,卻又“一車難求”――早被更早下班的人騎走了。
另外,與原來相比,在開鎖速度、舒適度上,共享單車也有很大提升。如摩拜單車lite版,車胎和最早期的實心胎有質的區別,騎起來輕松不少;解鎖可配合藍牙功能,速度也提升不少。ofo最新發布的新款共享單車ofo Curve采用寬臀點設定坐墊和避震球減震設計,能吸收更多路面震動,也更貼合,讓用戶在騎行過程中更舒適。
北京朝陽公園附近,共享單車投放數量驚人。中新網 吳濤 攝
延伸
――用戶對共享單車感知差異大:有人青睞有加,有人反感厭惡
隨著共享單車的走熱,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發生改變,有的人甚至已離不開共享單車。在北京軍事博物館附近上班的魏女士對中新網表示,“我在軍事博物館站下地鐵后,只要能‘搶’到一輛共享單車,就能5分鐘達到辦公地點,否則就要走上20分鐘。”
近日,運動社交平臺咕咚發布的一份共享單車騎行數據報告顯示,35%的人選擇使用共享單車是因為它解決了短程出行;還有25%的人是因為共享單車取車和停車方便。有趣的是,報告還顯示,跟25%用戶喜歡使用共享單車因為其取車停車方便不一樣,有23%的人不愿意使用共享單車是因為――取車停車太麻煩。
同理,喜歡共享單車人雖很多,討厭共享單車的人也不算少。有用戶對中新網表示,有些地方并沒有自行車道,人行道路也很窄,但有人騎共享單車在里面穿梭,特別影響行人通行。
不待見共享單車的人群中,有車一族中尤為明顯。上述報告顯示,21%的人放棄使用共享單車的原因是自己有車。(完)
圖為安裝了識別情緒應用的智能手環。 資料圖片 擁有讀心術,想必是不少人的夢想。能直接讀懂對方的情緒,或許會減少不必要的揣測與摩擦。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可穿戴的應用程序,能根據人們談話時所用的詞匯及語氣,識別話語背后的情緒,促進人們更好地交流。 使用時,只需將應用安裝在健康追蹤器上,就能自... [閱讀]
今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17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網絡誠信 消費無憂”。中消協秘書長常宇接受采訪,介紹今年消費維權重點工作。 問:中消協2017年主題的含義是什么? 答:第一,倡導網絡經濟下誠信經營,強化網絡經營者責任意識,切實落實法定義務,自覺保護網絡消費者合法權益。第二,建立完善網絡消費者知情權、求償權、交易權以及安全權等方面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發揮“互聯網+”給消費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動力。第三,發... [閱讀]
摩拜單車又攤上事了!中新經緯客戶端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這是怎么回事呢? 有媒體報道稱,摩拜單車被工商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中新經緯客戶端特意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果真如此。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截屏 經查證,是因為其“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 [閱讀]
自2016年4月份摩拜單車在上海上線后,國內市場上共享單車面世已近一年。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共享單車最初暴露的那些問題解決了嗎?又出現了哪些新問題?用戶對共享單車感知如何?中新網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某些共享單車APP定位服務處在“始終”開啟狀態中。 老毛病 ――定位依舊不精準 去年下半年,共享單車出現在北京街頭時,中新網曾對其進行了體驗式調查。近日,中新網又對其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共享單車在早期被曝的部分問題仍...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