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致讀者
浮云一別,流水十年。歲月流轉中,究竟什么力量巋然不動?是什么讓生命超越了時間?
站在2017年的起點,我們深情回望,致敬過去一年告別這個世界的文化大家。楊絳、莊奴、陳忠實、葉秀山、陸谷孫、梅葆玖、阿爾文?托夫勒、翁貝托?艾柯、孔飛力、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扎哈?哈迪德……他們中的很多人曾做客“足音”欄目,有的卻成了我們未了的心愿。這些遠去的背影,仿佛我們時代的指針。他們對真執著不已,對善堅守不移,對美深愛不悔;他們在無數個暗夜里秉燭探幽,無數次失敗中癡心不改,無數的喧嘩中致力前行;他們與時間賽跑,與時代同行,與文明同心;他們或以凌空高蹈或以淺唱低吟,共同詮釋了這生生不息、永不落幕的人生。2016年,他們一一化作夜空中最明亮的星,閃耀在蒼穹,燭照在前路。
生命之沙永不會流逝。我們與這些文化大家相遇,重逢,卻永不告別。我們重溫他們的文化信仰,叩尋他們的精神密碼,是對昨天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召喚與祝福。
新春在望,我們許下新的愿景,召喚我們的“黃金時代”,祝福我們的中國夢。文化昌榮,夢想永存!
標題書法:梁永琳
版式設計、人物速寫:蔡華偉
楊 絳
保其天真素心志 成其自然讀書人
1983年,楊絳寫了一則名為《孟婆茶》的散文,記述她做過的一場夢:
夢中,她隨逝去的人們坐上一列露天火車,在云海里馳往西天,列車上對號入座,她自己拿著一張模糊的號碼牌前后找去:教師座,滿了,沒她的位子;作家座,也滿了,沒她的位子;翻譯者的座,依然沒有她的位子……
30多年后的2016年春末,楊絳真的上了這趟露天火車,從“人生邊上”駛了出去。恐怕依然是沒有座位吧,學者、作家、翻譯家、知識分子、文化老人,她都是,但又不那么“是”。
或許更恰切的身份是讀書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不缺的而今卻漸漸面目模糊的讀書人。楊絳企慕蘇東坡所謂“萬人如海一身藏”,莊子所謂“陸沉”,和錢鍾書一樣,她終其一生不過也是想做做學問,上承傳統,旁汲西洋,穿隱身衣,做素心人;與此同時,他們又都有“化書卷見聞作吾性靈”的性情一面,打開270萬字的《楊絳全集》,便可知道她把格物致知用于一個多么開闊的世界,幾乎一生“隨遇而作”。
上世紀40年代初在上海,迫于生計而寫劇本《弄真成假》《稱心如意》,一鳴驚人; 50年代后作為外文研究工作的一種延伸,翻譯《小癩子》《吉爾?布拉斯》,甚至自學西班牙語翻譯《堂吉訶德》;80年代,拿出“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散文《干校六記》;77歲出版小說《洗澡》;90年代初又動筆寫長篇小說《軟紅塵里》……細水長流,自自在在,不逐時代風尚,卻文武昆亂不擋,生旦凈末滿來。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這是楊絳生命中最大的“一遇”。
她靠著整理錢鍾書的學術遺物、靠著翻譯柏拉圖的《斐多》來汲取一種精神上的高貴鼓勵,她在《我們仨》中寫出了最沉痛的世間好物的失去,在《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中將自己的生死之思和盤托出……這一切,讓楊絳在更廣的范圍內被閱讀和了解。
錢鍾書心中“最才的女、最賢的妻”,留下給“我們仨”打掃戰場的人,活了105歲、長得不止一個時代的老人,沒有誰比她更適合說出:這個人世,恰好是鍛煉人的處所,經過鍛煉才能煉出純正的品色來。
楊絳去世的消息一度刷滿了朋友圈,懷念的文章、拼湊的軼事,甚至假托的感言甚囂塵上,批評與辯護各執一端。熱鬧背后不是別的,是稀缺――說老話的人越來越少,讀書人的“天真”越來越少,從生活處鍛煉而來的結實的教益越來越少。我們饑渴地在為自己“創造”些老人、老話、老先生,試圖去留住更多純正的品色。
“它認識到什么是真實而神圣的,就單把這個作為自己的糧食”,這是楊絳翻譯《斐多》中的一句。“糧食”一詞,我看到之后,再沒忘記。(胡妍妍)
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黃維)為更好地保護北京傳統手工藝文化,讓出現傳承困難的手工藝項目得到延續發展,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項目――“攜手大師,傳承匠心: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近日正式啟動。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經歷劇烈變化,文化環境也在悄然改變,不少原本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手工藝項目逐漸脫離了公眾視野。而且隨著這些傳統... [閱讀]
北京3月6日電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國兒藝今年首部新戲《李爾王》在四樓會議室正式召開建組會,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黨委書記雷喜寧,副院長馮俐、閃增宏,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楊帆和《李爾王》全體主創、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建組會。 此次創排的《李爾王》改編自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作品,依托著名翻譯家朱生豪的經典譯本,旨在將世界文化經典以具有觀賞性的方式推介給少年兒童。同時,選擇“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為題材,也是中國兒藝對創... [閱讀]
北京3月1日電 中國文聯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系統總結2016年工作,全面部署2017年工作,努力推進文聯深化改革,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深入開展主題文藝實踐,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為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文聯主席鐵凝主持會議。中宣部... [閱讀]
北京2月28日電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穢色情信息向新技術領域蔓延,利用網盤、網絡直播、VR(虛擬現實)產品等新應用傳播穢色情信息的現象增多,社會反映強烈。對此,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及時部署相關監測和打擊工作,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和集中整治;各地各級“掃黃打非”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工作部署,深化開展“凈網”護苗”等專項行動,嚴查大案要案,嚴懲違法犯罪行為。近期,北京、廣東、浙江等多地陸續查辦了一批利用網絡...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