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大秦帝國之崛起》(以下簡稱《大秦帝國》)在央視一套悄然開播。這部作品延續了前兩部《裂變》和《縱橫》的嚴肅史觀和精良制作,在“零宣發”的情況下,愣是靠口碑刷上了熱門話題榜。截至目前,豆瓣8.7的高分足見觀眾對其品質的認可。
劇組把全中國的影視基地都跑遍了
《大秦帝國》第二部《縱橫》、第三部《崛起》的導演都是陜西籍導演丁黑,此前曾執導過電視劇《玉觀音》、《平淡生活》和《長恨歌》等。制片人焦陽原來規劃按原著設置連續拍攝五部作品,大概每兩年拍攝一部。然而,從焦陽2005年最早接觸原著至今已有12年,“大秦”僅僅拍完了3部。“大秦”每部作品投資都在億元以上,但演員所占的成本并不高,錢都花在了服裝和布景以及大場景的拍攝上。焦陽曾經提到“我們劇中的女主角一套戲服20萬元以上那是必須的。盔甲的鞋子必須是皮的,分量夠重,將軍走路才會有步態,自然會好看”。
“大秦”每部作品全劇有名有姓的人物角色近300個,劇組的常規工作人員400余人,最多的時候達到1200余人;拍攝第二部《縱橫》時,從南到北轉場了7個地方,僅裝道具的巨型集裝箱車皮就有16輛之多。丁黑回憶,“第一場戰爭戲是在內蒙古的紅山軍馬場拍攝的;之后到涿州,利用那里的城墻、破敗的民居拍攝了一些工程戲、戰爭戲;然后到象山和橫店拍了大量的內景戲,還嫌不夠用;又去了焦作用拍《東周列國志》遺留下來的景接著拍;還去了安吉,后來又回到涿州……劇組把中國的影視基地都跑遍了。”
連拍七個月 被戲稱“不了青”
為此,“大秦”劇組收獲了一個“永遠無法青”的“惡名”,丁黑也拿這事調侃,“《縱橫》和《崛起》連著拍了七個月,周期漫長,比較難熬,劇組的人也開玩笑感覺不了青了。特別是演羋原(屈原)的楊志剛,開拍的第一天有他的戲,兩部作品最后青還有他的戲,‘拍不完的羋原,不青的楊志剛’,成了段子。”
丁黑承認,“兩部一起拍還是有局限,資源、成本、包括演員的創作熱情都受到了影響,當時感覺能拍完就不錯了。”他透露,《崛起》在播出時,刪了“小十集的量”,要保證故事的完整,就必須刪一些戰爭場面,“所以,有觀眾反映《崛起》的戰爭場面少,而且出現了不該有的‘五毛特效’。這確實有違我們的初衷,但也確實是無奈之舉。”
遭遇王學兵事件被迫換角 補戲花了14個月
除了已經預見的困難,“大秦”還有不少意外之災。《崛起》男二號白起的換角風波已經人所共知――《崛起》送審階段,演白起的王學兵出了事,邢佳棟臨危受命,在綠幕底下演獨角戲,然后再通過后期摳像把他“補”進拍好的劇中。后來焦陽統計,“白起的戲加起來有239分鐘――比兩部電影都長;改戲、補戲花了14個月,比拍一部電視劇時間都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秦帝國》第二部、第三部的劇情和孫皓暉的原著已經基本沒有關系。丁黑解釋了其中原因,“小說的第二部、第三部完全是以蘇秦和張儀的對立構建的。但其中有不少內容,可能不符合一部正劇的要求。這部戲在審核上,必須接受從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到主流媒體平臺的層層把關,因此得審慎。”(祖薇)
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黃維)為更好地保護北京傳統手工藝文化,讓出現傳承困難的手工藝項目得到延續發展,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聯合北京市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主辦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項目――“攜手大師,傳承匠心: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近日正式啟動。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經歷劇烈變化,文化環境也在悄然改變,不少原本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手工藝項目逐漸脫離了公眾視野。而且隨著這些傳統... [閱讀]
北京3月6日電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國兒藝今年首部新戲《李爾王》在四樓會議室正式召開建組會,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黨委書記雷喜寧,副院長馮俐、閃增宏,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楊帆和《李爾王》全體主創、演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建組會。 此次創排的《李爾王》改編自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作品,依托著名翻譯家朱生豪的經典譯本,旨在將世界文化經典以具有觀賞性的方式推介給少年兒童。同時,選擇“四大悲劇”之一的《李爾王》為題材,也是中國兒藝對創... [閱讀]
北京3月1日電 中國文聯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系統總結2016年工作,全面部署2017年工作,努力推進文聯深化改革,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深入開展主題文藝實踐,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為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文聯主席鐵凝主持會議。中宣部... [閱讀]
北京2月28日電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穢色情信息向新技術領域蔓延,利用網盤、網絡直播、VR(虛擬現實)產品等新應用傳播穢色情信息的現象增多,社會反映強烈。對此,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及時部署相關監測和打擊工作,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和集中整治;各地各級“掃黃打非”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工作部署,深化開展“凈網”護苗”等專項行動,嚴查大案要案,嚴懲違法犯罪行為。近期,北京、廣東、浙江等多地陸續查辦了一批利用網絡...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