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2016年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表現低迷,延續震蕩下跌態勢。截至上周五,上證綜指收報3103.64點,一周累計下跌0.21%;深成指收報10177.14點,一周累計下跌0.22%;創業板收報1962.06點,一周累計下跌0.13%。
行業板塊表現方面,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建材、醫等防御性板塊表現較好,漲幅居前;傳媒通信以及軍工、交運等板塊表現繼續低迷,跌幅較大。
方正證券:
近期負面因素開始逐步退潮甚至平復,受益于企業盈利改善和供給側改革驅動,市場正迎來修復時間窗口?;卣{提供買入機會,抗通脹、受益改革和超跌成長股有望成為投資主線。
中泰證券:
短期市場資金面偏緊,存量資金博弈繼續,但債券市場的大幅調整,使得市場已經部分出清利空因素。市場經過10%左右的調整后,可能迎來一波弱勢反彈,時間周期一個月左右,看好1月份的市場走勢。
中信證券:
1月份A股市場將迎來明確的反彈窗口,紅1月可期。策略上看短做短,主題先行,建議重點關注三個領域:1)混改持續發酵;2)有供給側改革政策催化的周期行業;3)前期超跌的優質次新股。
國元證券:
經過大約一個月的風險釋放,市場迎來轉機概率較大,建議圍繞兩條線索進行布局:一是中小板、創業板中的超跌優質成長股;二是近期較為抗跌的強勢股,如通用機械、化工、食品飲料、基建等。
國金證券:
隨著春節臨近,機構投資者大多忙于年終總結,預計春節前市場交投清淡,賺錢效應不明顯。建議1月份以防御為主,市場企穩的時間窗口或在春節前后。
平安證券:
1月份市場情緒將逐漸好轉,板塊配置方面,看好周期板塊和藍籌國企板塊,行業方面,推薦銀行、煤炭、石化和制造業。
廣發證券
四個悲觀預期趨改善 市場轉向樂觀
投資者目前關注四大因素:流動性、跨境資本流向、市場監管以及新的投資主線。但我們認為,這四個因素都可能在1月份得到改善,市場基本面可能沒有大家想得這么差。
元旦過后,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償付壓力緩解,流動性緊張環境有望在1月第一周就得到顯著改善。我們認為,去年12月份的資金面緊張不僅僅是因為“金融去杠桿”,還包含季節性因素。其實每年12月都容易發生資金利率上行現象,因為12月既是季末又是年末,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在該月都會集中到期。這時候銀行償付壓力加大,容易導致資金面緊張。但是元旦之后,理財產品到期數量減少,使得銀行面臨的資金償付壓力顯著緩解,流動性環境也自然得以改善。
今年春節早于往年,央行有望在1月中旬就開始主動釋放短期流動性。由于每年春節之前,銀行都將面臨比較大的取現壓力(企業支付獎金、居民取現過年),因此,央行往往會在春節前兩周開始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短期流動性,而在春節之后回收流動性。今年的春節在1月28日,明顯早于往年,意味著央行很可能在1月中旬就主動“凈投放”,這有利于進一步改善1月份的流動性環境。
隨著對個人購匯以及跨境資金流動監管的進一步加強,1月份資本外流規??赡艿陀陬A期。上周三央行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對自然人客戶單日5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現金結售匯,以及1萬美元以上的跨境款項劃轉都須提交大額交易報告;外管局在上周六發布聲明,表示繼續維持個人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但是將加強對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的合規性檢查。這些監管措施的加強,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個人購匯的動機,從而使得1月居民個人購匯規模低于預期。
對于股市監管政策,“穩”才是主基調。站在監管層角度看,2017年“穩是主基調”,通過加大直接融資規模來配合“脫虛向實”和“實業去杠桿”。要實現這些目標,股市波動要在合理范圍之內。
1月市場或將形成新的“看長做短”主線,建議關注“漲價”+“改革”兩條主線。由于A股市場“看長做短”特征非常明顯,因此要形成一條能夠在短期內帶動市場的投資主線,就必須能夠形成一個長期投資邏輯。我們認為,進入新年1月以后,有兩條“看長做短”新主線有望引起市場共振。第一條是“漲價主線”:雖然目前市場對需求復蘇的持續性存在較大爭議,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價格波動往往滯后于需求,因此即使到了二季度需求復蘇被證偽,價格也有可能繼續上漲?!皾q價主線”應該能在今年上半年持續,建議關注有色、油氣和化工行業。第二條是“改革主線”:近期中央和地方的國企改革都有加速跡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由于與改革相關的投資主題往往都是長期邏輯,因此也有望成為“看長做短”的主線,建議關注混改主題、土地流轉主題、生物育種等主題。
申萬宏源
正在確認第三休整期的中低位區域
2016年A股市場三次“上臺階”和兩個“休整期”已經完成,而第三個“休整期”將延續至2017年初。如果剔除1-2月的異常波動,2016年上證綜指已經走完了三次“上臺階”和兩個“休整期”,而12月以來的調整屬于正在進行的第三個“休整期”,將延續至2017年初。一次“上臺階”和隨后的一個“休整期”可以視作一個核心震蕩區間,而每個核心震蕩區間內部的運行邏輯都是清晰一致的。
第一個核心震蕩區間:2800-3050點,核心邏輯其實還是“春季躁動”和“4月決斷”。2016年1-2月市場大幅波動,但“春季躁動”行情其實只是被推遲,并未缺席。2月底到4月中旬,上證綜指出現第一次“上臺階”行情,其背后的邏輯和傳統的“春季躁動”別無二致,仍是樂觀的需求復蘇預期暫時無法證偽。只不過這一次觸發需求復蘇預期的主要因素是2016年美聯儲可能加息四次的悲觀預期的大幅改善,以及供給側改革加速了大宗商品反彈進程所帶來的“反身性”影響。而4月中旬到5月底,上證綜指走出第一個“休整期”,正是因為需求復蘇預期被證偽。
第二個核心震蕩區間:2950-3100點,核心邏輯是新經濟景氣主線的形成和證偽。2016年5月底到7月中旬,新能源汽車和電子行業的景氣度持續被驗證,疊加政策的重點扶持,新經濟行業主線的確立,使得市場形成合力,機構投資者倉位、市場風險偏好和情緒也隨之明顯上升,上證綜指出現了第二次“上臺階”行情;而7月中旬新能源汽車邏輯階段性證偽,市場失去主線。盡管余溫尚存,但行業輪動加速,賺錢效應開始減弱;7月中旬到9月底,構成了第二個“休整期”。
第三個核心震蕩區間:3050-3300點,核心邏輯是經濟復蘇預期和“冬季躁動”窗口的共振和證偽。2016年四季度,全球風險資產的驅動力從流動性寬松轉變為經濟階段性復蘇,險資年底做凈值沖動驅動了“冬季躁動”行情,推動了上證綜指在9月底到11月底期間的第三次“上臺階”;而12月以來的回調,可以視為第三個“休整期”,緣于險資監管趨嚴,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下修。我們的量化指標體系揭示,市場特征修復已告一段落,指數回調最快階段已經過去,而投資者對中期經濟增長和宏觀流動性預期已明顯下修,只是短期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市場仍需要時間震蕩磨底,而目前正在逐漸確認該區間的中低位區域。我們認為,第三個核心震蕩區間在3050-3300點。
2016年三個核心震蕩區間逐級上移,2017年震蕩區間中樞是否能繼續上移,需要考慮非市場力量的參與程度、經濟增長預期的修復情況,以及通脹的預期變化及與之匹配的宏觀流動性邊際變化方向。2016年推動指數“上臺階”的樂觀預期都被最終證偽,但樂觀預期發酵帶來的指數上行幅度較大,證偽帶來的回調幅度卻較小,我們認為可能的驅動力有三個:一是非市場力量和交易型資金的深度參與;二是企業業績增長逐季改善;三是宏觀面和股市流動性持續充裕,無風險利率總體維持低位。(1)如果2017年的市場實踐告訴我們業績和無風險利率對于市場震蕩中樞的影響并非決定性的,非市場力量的深度參與才是決定性因素的話,那么市場風險偏好將有望繼續提升,下一個震蕩區間中樞仍將上移。(2)股市流動性和經濟增長預期有望構成主要的上行催化因素,年初銀行信貸“開門紅”情況也值得密切關注。(3)銀行間流動性壓力已階段性緩解,但后續央行的宏觀流動性管理行為仍是關注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貨幣政策的主要制約因素來自于“脹”的預期,而“脹”的核心又是油價。如果油價長期處于60美元以上,“脹”的預期就會大幅上行,屆時市場可能呈現逐級下臺階走勢。
配置方面,短期仍維持對國企改革、農業供給側改革和PPP等主題方向,以及基本面正在改善的國防軍工和石油石化的推薦。中期則建議布局潛在預期變化的品種,如強周期的有色和化工存在左側布局價值;銀行股存在錯成分,有望迎來修復行情,非銀金融同樣值得關注;國防軍工是持續看好的行業;白馬成長股的配置價值逐漸顯現。主題方面,后續土地改革和房地產相關主題仍值得密切關注。
海通證券
靜候春季行情
回顧2005年至今的年初市場表現,我們將春節前后上證指數累計漲幅超過10%以上的稱為春季行情。統計后可以發現,2005、2008、2010、2014、2015年這幾年沒有明顯的春季行情,而有春季行情的年份可以分為兩類情況:第一類是春季行情較早啟動,如2006年、2013年;第二類是春季行情在春節前后啟動,如2007、2009、2011、2012、2016年。我們認為,有沒有春季行情取決于政策,在年初經濟和盈利數據真空期,政策變化成為影響市場的最主要因素。
短期市場繼續震蕩,為春季行情做準備。短期市場仍處于震蕩休整期,性質上類似2015年1-3月、2016年4-6月,即時間方面調整1-2個月,空間調整從高點到低點10%左右。本輪上證綜指最低跌至3068點,相比前期高點3301點下跌7.1%,歷時1個月。目前判斷調整仍需要時間,且引發市場震蕩的兩個因素還未完全消退:第一,保險投資監管從嚴措施仍在不斷落地;第二,資金面偏緊格局在春節前將持續。此外,投資者仍有兩大擔憂未消:一是年初流動性;二是特朗普宣誓就任后的經濟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春季行情仍可期待。未來2-3個月基本面數據較少,通脹矛盾不突出,流動性不會系統性收緊,改革等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將推高市場風險偏好,配置型資金年初有望逐步入場。因此,在負面因素逐漸消化后,春節前后的春季行情仍可期待。
天風證券
流動性改善 反彈可期
我們認為,央行已經提前布局了應對之策,即貨幣政策穩中偏“緊”,表現在數字上就是廣譜利率上行,特別是國債利率上行。10年期國債利率一度超過3.3%,過去兩周持續回落,目前略微超過3.0%,比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高出50-60BP。高出的這部分相當于美國加息兩次,而市場比較多的也是預期美國今年將加息兩次。因此,目前中國國債收益率相對于美國國債收益率,哪怕把加息預期考慮進去,也是有相對吸引力的。
如果我們把過去兩三個月的貨幣政策微調理解為央行的應對之策,那么我們應該能夠推斷出這個策略在1月份的演化情況:一方面,1月份人民幣匯率大概率不會再次持續下行,而是保持穩定甚至略微升值;另一方面,貨幣政策保持穩定,廣譜利率也隨之穩定,避免資產出現大的負面震蕩。實際上,過去兩周國債價格連續反彈,說明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是改善的。
對于A股市場,從大類資產表現來看,貨幣政策之前在邊際上趨“緊”可算是市場運行的核心矛盾所在。目前貨幣政策在邊際上已經開始出現階段性的緩解。綜合來看,1月份A股市場應該能夠走出一輪反彈行情。配置方面,大小盤股的配置可以保持均衡,行業方面,建議關注計算機、傳媒、國防軍工和建筑裝飾等板塊。
國信證券
仍有望震蕩向上
2017年年初宏觀經濟仍有望延續企穩態勢。2016年12月制造業PMI生產指數較11月回落0.6個百分點至53.3,表明制造業生產延續擴張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而高頻數據中,發電耗煤量和高爐開工率均較11月有所回落,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PMI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上升1.3個百分點至69.6,中觀行業價格中,盡管煤炭價格回落,但螺紋鋼、銅、鋅等工業品12月均價都高于11月。
短期仍需警惕匯率波動預期提升對市場的潛在負面影響。近期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12月人民幣波動預期較此前一段時間有所提升。由于“8?11”匯改之后,A股市場與人民幣匯率波動預期的相關性明顯增強,若未來波動預期繼續攀升或仍處高位,則對A股市場的負面影響較大。因此,短期需關注波動預期提升對市場的潛在負面影響。
此外,短期資金面緊張仍未完全消解。一方面,銀行間回購利率仍處較高水平,央行近期進一步傳達“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另一方面,股市恰逢解禁減持高峰,對市場情緒和資金面有一定負面影響。
整體而言,開年宏觀面仍將延續企穩態勢,復蘇證偽時點尚未來臨,政策面相對活躍,市場仍有望震蕩向上,可關注農業供給側改革主題下的種業、農機裝備、土地流轉、節水PPP等相關板塊。當然,短期也需關注人民幣波動預期提升和資金面緊張對市場潛在的負面影響。
國泰君安
布局春季“躁動”
把握當下
新一輪換匯對于股市的沖擊可能并不顯著。在“管量放價”的政策引導下,匯率貶值對流動性和股市的沖擊并不明顯。目前“管量放價”的政策導向未變,且近期央行加強監管,同時,套利熱錢、企業部門不存在年初窗口一說。因此,僅居民部門的換匯行為對A股市場的實際影響并不顯著。
“躁動”不在春季,就在當下。多數投資者預期2017年春節后市場會有春季“躁動”,而對當前的流動性和匯率表示過度悲觀。2016年初的匯率沖擊和4月份的信用違約擔憂表明,當市場過度放大某一變量沖擊后,最后往往都是虛驚一場。我們判斷在之前市場對流動性和匯率過度悲觀后,布局時機就在眼前,市場機會源自被過度放大的風險因素釋放:一是流動性,市場擔心債市二次探底,但我們預計最恐慌、最緊張時刻已經過去;二是年初換匯,市場擔心人民幣匯率再次受到沖擊,但在“管量放價”下實際資本流出沖擊預計有限。因此,從博弈角度看,如果布局春季“躁動”,最好的時點就在當下。
價值股最容易成為市場共振點,周期品順序調整,油氣產業鏈與中游化工品最優。市場風險偏好正在逐步修復過程中,安全和性價比將是考慮的第一要素。從這一角度看,價值藍籌將是形成市場共振的最確定板塊,如大金融、消費品、建筑,尤其是調整幅度較大,且2017年估值合理板塊;周期品順序調整,從大宗商品角度看,本輪國內供需主導的黑色產業鏈頂部基本確認,春節后可能會在供需錯配下反彈。對于周期品,從漲價彈性看,我們認為配置的最優排序是:油氣產業鏈(油服、煉化、滌綸)>中游化工品(素、磷肥、農)>工業品大宗(銅、鋁、鋅、錫等)>黑色鏈(煤炭、鋼鐵)。
主題關注農業供給側改革、國企混改。成長股維持此前判斷,布局仍需等待,而風險偏好企穩后,題材股有望表現更佳,如股權轉讓、次新股等。主題層面,進入1月份,基于市場對農業1號文的預期,我們繼續看好與農業供給側改革相關的食品安全、土地流轉(推薦鴻達興業)等板塊。此外,繼中國聯通后,云南白――新一標桿性混改案例繼續為混改主題續航,繼續推薦國企混改主題,如央企第一批混改實施、第二批混改試點醞釀方向受益企業(中國船舶),地方國企改革如北京、山東等(推薦王府井)。
興業證券
反彈是調倉良機
最近一個月指數從3300點向3100點回調,主要觸發因素是金融去杠桿下貨幣環境的邊際轉緊。貨幣轉緊主要通過三種路徑影響股市:1.金融去杠桿降低了貨幣乘數,抑制了金融市場的資金來源;2.利率上行從分母端抑制了市場估值,提高了機會成本,降低了權益資產的配置性價比;3.沖擊債券等金融資產價格,進而引發流動性風險。
開年后,風險因素若被集中證偽或未對市場形成實質沖擊,則短期有可能出現反彈,但級別有限,反而是調整倉位結構的好時機。如果開年之后,機構調倉等風險因素被證偽或未對市場形成實質沖擊,則市場或將迎來反彈。但我們認為,在流動性環境邊際拐點(至少是二階拐點)出現前,市場下跌趨勢仍未結束,即使短期“該跌不跌”后出現修復性反彈,級別也有限。因此,與其“下重注”博反彈,不如趁機調整倉位,優化籌碼結構。
至少在一季度,金融去杠桿、通脹預期及外部變量三重壓力仍將制約流動性環境。1.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表述偏樂觀,同時對金融風險的擔憂上升,對貨幣政策的表述則全方位收緊,表明短期內貨幣政策重心階段性從“穩增長”轉向“防風險”;2.通脹預期強化。近期市場對2017年通脹擔憂提升,無論最終CPI是否會持續走高,一季度通脹預期必然高企,從而對年初貨幣環境形成約束;3.市場多數預期美聯儲利率將繼續上行??傮w來看,貨幣環境轉緊仍是影響市場的關鍵變量,指數還有下行壓力。
“真是憋壞了!巨量資金繼續涌入IF、IC。”周二收盤之后,有投資者在朋友圈中說。 上周四晚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公布了對股指期貨相關交易細則進行調整的安排,業內人士普遍解讀為股指期貨的松綁信號。此后幾日,市場以連續上漲的表現迎接政策松綁,同時股指期貨也出現較為明顯的資金流入。從主力席位變動來看,近兩日凈多單有增加趨勢,市場情緒偏樂觀。 分析人士指出,股指期貨松綁,阿爾法策略受益或最為明顯。對沖功能恢復,有望提升機構增加股票倉位的信心。另有... [閱讀]
【9:25】繼20日兩市大漲之后,滬深兩市21日微幅高開,上證綜指開盤報3242.22點,上漲0.07%,成交16.35億元;深成指報10338.87點,上漲0.10%,成交14.97億元;創業板報1896.86點,上漲0.10%,成交3.73億元。盤面上,銀行、福建自貿區、鈦白粉板塊漲幅居前。 【11:30】兩市早盤沖高回落小幅收漲,次新板塊超跌反彈。截至中午收盤,滬指報3248.40點,漲幅0.26%;深成指報10383.32點,漲幅0.53%;中小板指報6583.27點,漲幅... [閱讀]
【9:25】滬深兩市周一開盤漲跌互現,滬指開盤報3198.96點,跌0.10%;深成指開盤報10203.02點,漲0.05%;創業板開盤報1884.99點,漲0.11%。盤面上,船舶制造、運輸設備、互聯網、礦物制品、環境保護、海工裝備等板塊漲幅居前;板塊、證券、日用化工、石油、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 【11:30】兩市早盤震蕩走高,截至中午收盤時,滬指上漲0.79%,報收3227點;深成指上漲0.77%,報收10276點;創業板上漲0.2%,報收1886點。盤面上,白酒、銀行、鋼鐵等... [閱讀]
在多路資金的簇擁下,次新股板塊成為近期兩市的明星品種,張家港行、江陰銀行更是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 數據顯示,來自上海、深圳、浙江等地的活躍游資席位密集現身多只熱門次新股的龍虎榜單之上。而隨著短期內股價大幅拉升,部分次新股在市凈率、市盈率等估值指標上已嚴重偏離行業平均水平,這一現象在傳統低估值的銀行板塊表現得尤為明顯。 受春節假期影響,兩市節后出現新股發行的短暫“空窗期”。在經歷了上周四個交易日合計8只新股申購后,本周更是僅有一個交易日共2...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