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的污染和安全問題,或許能通過科技攻關來解決
元宵之夜北京城里,此起彼伏的花炮聲讓現代都市平添傳統節日的熱鬧喜慶,但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嗆人煙塵,也引來不少抱怨。
燃放煙花爆竹,成為節日都市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的主要來源,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于是多年前一些城市就紛紛出臺禁放措施。北京等大都市的環境容量本來就很有限,人們的環保意識強,天藍水凈更加稀缺,因此禁放措施愈加嚴密。這個元宵節晚上,一些禁放區域還特別安排人員嚴密監視,嚴防死守。遺憾的是,空氣是流動的,燃放區域的巨大噪音和彌漫的硝煙,穿透人為劃定的區域而彌漫在整個城市上空。北京及周邊不少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很快從個位數迅速躥升至三四百的重污染級別。于是有人在微信上反思。
禁放已經十幾年了,節慶之時還有人愛放煙花,說明放煙花的傳統仍有很強的需求,不是單靠政府指令或者旁觀者的抱怨能解決的。其實,燃放所帶來的污染只是副產品,而這種“副產品”,或許可以通過科研攻關來逐步消除。
比如同樣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造紙。多少年來,造紙小作坊里一直污水橫流,但隨著國家出臺各種措施嚴厲打擊、關停并轉,建立在技術進步基礎上的造紙產業不斷升級換代,造紙逐漸從污染大戶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煙花爆竹是一種傳統文化情結,也是一種產業。可喜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和企業正在研制的環保煙花、無煙煙花等新產品正不斷占領市場。因此,我們不妨揣想:通過不斷的科研攻關,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煙花爆竹也能走出污染的陰霾,讓潔凈、喜慶的光彩裝扮城鄉節日的夜空。
福建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代表 打組合拳,守綠色底線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泉州是福建省兩個獲得“國家生態市”稱號的地區之一,一直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堅決守住環保這條底線。我們抓住水環境治理這個“牛鼻子”,已連續4年在全市開展跨境流域整治。今年2月底,泉州出臺了《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市河長辦掛牌成立,從3月1日起全面實施。我們建立了責任到人的四級河長體系... [閱讀]
本報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付文)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雅鳴代表介紹,今年將重點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劉雅鳴說,目前我國24小時之內的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臺風路徑誤差保持在70公里之內,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截至目前,我國共發射15顆風云氣象衛星,形成地面、高空、空間三位一體的監測網絡。在地面,已建成6萬多個監測站,覆蓋了全國96.5%的鄉鎮。 [閱讀]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陳溯)13日,網友“kasy瞇嘟”在微博上曬出幾張圖片,圖片中的她和朋友不畏大風天,在高速公路邊的一片小山丘上種下一棵櫻花樹。 暖風拂面、春回大地,“親手種下一棵樹”這項既環保又有紀念意義的活動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家住廣州的于麗娟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在植樹節當天帶著兩個女兒協力種下一株小木棉,希望兩個孩子與木棉一起茁壯成長。 福州倉山...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