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以來,人們在審視這塊土地時,往往以“農業大省”、“湘軍”作為其文化標志,站在厚實的農耕文明土壤上,湖南人不敢言商,不屑言商。今天,湖南人正努力尋找自己新的精神支點,為“湘商”概念奔走呼號。在各地湖南商會之間牽線搭橋的伍繼延是這些人中的代表。【
華舜網報道】
伍繼延
歸來是為了“湘商”的旗幟
伍繼延,1964 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陰縣。1984年入黨,先后擔任湖南大學團委宣傳部長、教職工團委書記等職;1988年研究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系,后赴新建立的海南省委工作,1992年下海。
乘著海南熱潮,他成為了一個房地產商,但擁有財富不是他的唯一理想。1994年,他帶著“想了解世界”的目的,去美國留學,兩年之后,他投資建設了當時重慶市區最寬的五黃路。然而,商業上的成功并不能如料想的那樣給伍繼延帶來巨大的滿足。他對自己的社會角色始終懷疑。在美國期間,他曾寫了一本書,叫《逐日天涯》他給這本書留了一個尾巴,是關于“回歸”的,他“流浪”了太久,開始渴望組織的認可。
困惑了很久,他似乎找到了感覺。2002年底,伍繼延牽頭,在重慶開始籌建注冊重慶湖南商會。“政府的管制和市場發展存在脫節,商會既不是政府這樣的政治組織,也不是企業這樣的市場組織,它是處于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社會組織。”從事新社會組織的創建工作,伍繼延這時已經樂在其中。
“每當我介紹自己是湖南人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反問,你是湖南人?的的確確,湖南人近二百年來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輝煌,應該說掩蓋了湖南人在商場上的優秀表現。所以,人們從來不知道有這樣一個概念 。為什么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今天好像就聽不到湖南人的聲音了?為什么就看不到湖湘文化新的發展方向呢?”
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轉移到商會組織事業上面,并因此成立了一個湖南湘商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他希望通過自己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銳,在大湖之南,凝聚起天下湘商,并使湘商崛起影響天下。
“為什么現在要提出‘湘商’的概念呢?首先,任何商幫都是特定文化的產物,都帶有地域文化的氣質和特點。湖南是中華農耕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區,‘湖湘文化’也是中國
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遠的不說,近代學術界都以曾國藩練湘軍作為近代湖南人才興起的標志。但任何一種偉大的文化,它一定能夠與時俱進,在一個新的時代,有新的表現,所以湖湘文化也應該主動迎接挑戰,也要繼續發展。‘湘商’正是要依托發展著的‘湖湘文化’來勇敢亮出自己的旗幟。”
記者劉冬香(左)與伍繼延先生合影
“第二就是湖南商人的影響力較小,可并不是做得不好。其實湖南商人在全國各地的不同領域都做得不錯,比如參加《贏在中國》節目、在中國進行高科技風險投資第一人熊小鴿,地產界的陽光100置業集團的總裁易小迪等,他們都是當代湖南人才群體中的精英,在商海闖蕩多年,擁有寶貴的人生經歷、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充滿銳氣的思想文化觀念,大家對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但大數人不知道他們都是湖南人,所以‘湘商’們要打出屬于自己的名片。”
奔走是為了“湘商”的精神
隨著重慶等異地湖南商會的成立,至今,全國已成立67家異地湖南商會,聯系著兩萬多家關聯企業和數百萬名湘籍商人。2007年1月,在首屆異地湖南商會會長年會上肯定了“湘商”概念。在湖南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一個愛商、尊商、重商的商業時代已經到來。
2007年9月26日,3000多來自省內外的湘商代表聚首長沙,在《湘商宣言》百米長卷上,紛紛簽下自己莊嚴的承諾:將秉承湖湘文化的優良傳統,以“責任、創新、務實、和諧、誠信”作為當代湘商文化精神,著力打造湘商品牌,向世界展示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湖南。
在伍繼延的眼中,湘商文化有著五方面獨特的含義:“湖湘文化傳承了岳麓遺風,有著心懷“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操。”
“心憂天下”
為什么近代湖南多軍事、政治型人才,能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源地之一?是因為湖湘文化有著“關注天下興亡”的傳統,自認肩負著‘履行天下責任’的使命,從歷史上我們不難從湖湘子弟的親歷實踐中感知到‘心憂天下’的湖湘文化那沉甸甸的分里。特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把‘心憂天下’的愛國主義傳統提到新的高度。”
“敢為人先”
“湖南人是很有能力的,作為政治家,他們既敢作敢為,也善于急流勇退;作為思想家,他們鋒芒照人;作為藝術家,他們超逸脫俗。黃興、宋教仁、蔡鍔、陳天華以及毛澤東、劉少奇等近現代影響中國的這一個群體是湖南人‘敢為人先’的杰出代表。”
“經世致用”
“這也是我們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曾國藩致力引進西方技術開辦洋務,以他為代表的湘軍人物不僅繼承和弘揚了經世致用的相學特征,而且實現了從經世致用到向西方學習的近代轉變,使湖湘文化具備了在近代社會歷史條件下的新內涵。同樣,我們湘商和其他商會之間進行研究和學習,也是為了經營世界。”
“兼容并蓄”
“湖南三面環山,北為洞庭,古為‘四塞之地’,但就在這塊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來文化的養分豐富和發展自身,湖湘文化和諧開放,興起之初便表現出兼容并蓄的特點。湘商要學習各商幫的優勢,要容得下別人,不能把闊氣的祖先當作自己。”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這塊匾掛在岳麓書院大講堂上,其實就是要誠信,承諾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一定要做得好。”
“責任、創新、務實、和諧、誠信”——我們即以這10個字作為當代湘商文化精神,自律共勉,揚帆起航!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