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冬香 劉娜梅
皚皚白雪中,一步一腳印,茫然矗立遠眺,唯有遠處一抹那富有張力且明媚的色彩成為冬日一道瑰麗的風景線。給人一種迎風傲然,我自巋然不動的感覺。那傲骨之風,讓人豪情萬丈。紅梅嬌艷的明媚,美的動人。 【
華舜網報道】
唐才會先生
2018年11月23日,筆者有幸參加了劉少奇誕辰120周年慶典。在會上,唐才會先生正贈送一幅以紅梅襯托劉少奇主席的國畫給寧鄉劉氏祠堂,以緬懷主席為感。筆者一下被那畫上紅梅所吸引。紅梅的不屈不撓頑強的生命力就好像劉主席那坎坷的一生,偉大一生。由此,筆者對這位著名的畫家起了探索之心。剛開始唐先生總是推托,在筆者的軟磨硬泡下,唐先生才對我敞開心扉,一代畫師的藝術之路就這樣展現在我的面前!
作 品
唐才會先生,出生于1949年,耒陽市人,伴隨新中國建設,經歷過動蕩的時代而茁壯成長的畫家。唐先生的藝術之路是傳承父母的藝術天賦。母親不僅溫婉賢惠,還有一雙靈巧的手,經她老人家秀出的花活靈活現的,而且無需畫樣,信手拈來;父親也是當地的鑼鼓教師和皮影戲演唱師,吹拉打唱樣樣精通,刻畫的皮影人物也是活靈活現的。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唐先生從小開始學習繪畫,他的畫時常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先生也像其父、母親一樣,能演會畫,且唱得一臺好皮影戲,獨打得一套好鑼鼓,他的吹拉彈唱自編自演可謂湘南一絕。被人尊稱為“才華師”。這些也為以后走向繪畫藝術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1967年,唐才會先生中專畢業回到村里,先后擔任過團支部書記和黨支部書記;1977年8月,在鄉文化站任職;1984年,考上正式國家干部;1987進鄉黨委班子;1989年當選鄉長;1992年任鄉黨委書記;1995年任耒陽市文化局副局長;2002年退居二線。幾十年來,千學百練,專習王成喜、王秀、霍春揚等名家花鳥。
作 品
唐才會先生工作上是一絲不茍、兢兢業業,業余時間也會充分利用來寫寫畫畫,畫菩薩、畫楊柳、畫塵世間各種景物。或許是對人生經歷的感悟,抑或是對梅花“性格”的欣賞,2002年退休以后,先生對梅花情有獨鐘,是真切的理解到“梅花香自苦寒來,鐵骨無塵萬里香”的真諦。到2018年,先生專攻畫梅已達十六年。
作 品
當筆者問到唐才會先生在眾多名花中為何獨畫梅花時,先生深情的說道:“梅花不似其它花種、寒凝大地,它頑強地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有的白里透紅,有的亮白典雅,有的粉色如霞……千姿百態,燦爛芬芳,像云霞裝扮著大地,點綴著殘冬。粉嫩的花蕊散發著一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香氣不是其他花能媲美的。茉莉花香氣太濃,甚至有些俗氣;菊花香太淡,有些隱逸,至于牡丹芍藥,似乎又太華貴了。只有梅花陣陣暗香,使人神清氣爽。它鐵骨錚錚,毅然開放在嚴冬中,雪愈大,花開愈艷。不懼風雪,傲雪欺霜,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的精神,賦予了梅花一抹魂,點綴了整個冬日的雪景。”
2018年11月23日是劉少奇先生誕辰120周年,在劉少奇主席誕辰120周年慶典上,唐先生獻上主席的畫至劉氏宗祠祠堂,以表對劉主席的敬意。
祭奠劉主席畫作
唐先生現為新華融媒國禮在線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畫院南方分院副院長,北京華夏夕陽紅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羲之書畫報《當代藝苑》藝術指導主任委員。耒陽市、長沙市書畫協會會員,湖南省直、省老干部書畫家協會會員。
勛 章
在退休后,創作的作品在國家和省市的展賽中連續獲得十次金獎,一次銀獎,一次銅獎,部分作品被美國、日本和國內愛好者收藏。
2016年,由中央電視臺星光影視園新華融媒、國際文化產業聯合會授予“2016國際文化產業德藝雙馨書畫名家”光榮稱號。
2017年被評為“喜迎十九大重點推薦榜樣藝術家”。
我欣賞梅花,我也更欣賞唐先生。欣賞先生的勤奮,謙虛和平易近人。欣賞先生常立畫臺迎春歸,妙筆生出暗香來。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