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北部灣城市群藍色海灣生態格局基本確立”,國家發改委和廣東、廣西、海南日前在南寧對外發布發展規劃,陸域面積11.6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234公里的北部灣城市群設定了自己通往未來的目標。
建宜居宜業藍色海灣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城鎮化規劃處處長相偉說,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發展19個城市群、2個城市,構建“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有數據表明,到2020年這19個城市群城鎮人口在全國占比將達到74%左右。目前,國務院已批復同意了長江中游、哈長、成渝、長三角、中原和北部灣等6個城市群規劃。
《北部灣城市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期為2017―2020年,展望到2030年。北部灣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廣西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廣東湛江市、茂名市、陽江市和海南??谑?、儋州市、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昌江縣,陸域面積11.6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234公里,還包括相應海域。
據介紹,《規劃》圍繞打造面向東盟、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建設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的戰略定位,明確了城市展的目標,即到2020年,北部灣城市群藍色海灣生態格局基本確立,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有效構建,城鎮體系和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初步健全,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的藍色海灣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城市群建設達到國際一流品質,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全面建成,城鎮體系更加完善,城鎮人口總量和經濟密度顯著提升,綠色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實現向國家級城市群的躍升。
《規劃》確定了六大戰略任務,即構建適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空間格局,打造環境友好型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藍色生態灣區,深化海陸雙向開放合作和建立健全城市群協同發展機制。
“一灣雙軸、一核兩極”城市框架是《規劃》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即重點建設環北部灣濱海地區和“南北欽防、湛茂陽”城鎮發展軸,強化南寧核心輻射帶動,夯實湛江、海口的支撐作用,提升國土空間利用效率和開發品質。
廣東發改委副主任余云州認為,《規劃》有利于推動粵西地區與北部灣其他城市深度合作發展、避免同質競爭,同步推進區域城鄉一體化發展。
綠色是主線,生態空間占比近50%
《規劃》有哪些亮點和創新?
相偉介紹,北部灣城市群作為培育建設中的跨區域海灣城市群,兼具沿海沿邊開放優勢和生態環境質量全國一流這兩個區域特質。因此,《規劃》堅持打好開放和綠色兩張牌,以開放促開發,以綠色謀發展。
《規劃》把綠色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到城市群建設的產業體系、基礎設施、一體化體制機制等各領域各方面。
首先,首次在城市群規劃編制中進行陸海主體功能區規劃拼圖,實現了主體功能區劃分的陸海統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縮小空間單元,按照先保護后開發的區劃技術路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空間,再依次確定農業空間、城鎮空間范圍,實現空間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雙落地”。最終,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的劃定面積分別占城市群陸域面積的48.5%、40.8%、10.7%。
其次,重點強調要把保住一泓清水作為不可突破的底線,堅持陸海聯動、生態共建、環境共治,群外建設生態屏障,群內打造生態廊道,強力保護海岸線和海洋生態系統等生態敏感地區,層層遞進、重點管控,確保近岸海域水質整體上達到Ⅱ類標準以上,構筑陸海一體生態安全格局,建好藍色生態灣區。
“生態是北部灣地區發展的優勢。只有把生態保護好了,北部灣的未來發展才更加美好。”廣西住建廳副廳長吳偉權表示,廣西將以此次《規劃》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期間,將確保每個鄉鎮都建有污水處理設施,讓壯鄉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把開放優勢轉為產業優勢
開放是《規劃》的另一突出亮點。相偉說,灣區型城市群在世界并不少見,發展也很有特點,比如美國舊金山灣區城市群、日本東京灣區城市群、我國的珠三角灣區城市群等,這些城市群依托灣區獨特的地理形態,航運發達,聯系便捷,創新活躍,對外開放有天然優勢,集聚了大量跨國企業集團和國際貿易活動,融合了港口經濟、集聚經濟、網絡經濟。
“北部灣城市群與東盟海陸相鄰,在中國―東盟合作發展中作用尤其重要。”相偉說,因此《規劃》提出,北部灣城市群要以深度參與中國―東盟合作為基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經濟體系,要拓展海上開放通道,建設陸路南向、北向開放通道,提升開放平臺作用,推動經貿合作升級,擴大科技人文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強國內區域協作,全面對接珠三角城市群,強化與西南中南地區合作,加快形成海陸雙向開放合作新格局。
更重要的是,《規劃》強調,北部灣城市群要把開放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要面向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構建東盟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落腳點”和中國企業走向東盟城市的“始發站”,匯聚國際國內雙向產業資源,補足城市群的產業短板,夯實城市群的經濟基礎。
“《規劃》對北部灣城市群的新定位,為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注入了新動力?!睆V西北部灣辦常務副主任魏然表示,廣西將大力拓展面向東盟的合作,積極構建高端高智高效產業體系,努力破除互聯互通瓶頸,全力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奮力實現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
福建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代表 打組合拳,守綠色底線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泉州是福建省兩個獲得“國家生態市”稱號的地區之一,一直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堅決守住環保這條底線。我們抓住水環境治理這個“牛鼻子”,已連續4年在全市開展跨境流域整治。今年2月底,泉州出臺了《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市河長辦掛牌成立,從3月1日起全面實施。我們建立了責任到人的四級河長體系... [閱讀]
本報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付文)中國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雅鳴代表介紹,今年將重點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劉雅鳴說,目前我國24小時之內的氣象預報準確率達87%,臺風路徑誤差保持在70公里之內,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截至目前,我國共發射15顆風云氣象衛星,形成地面、高空、空間三位一體的監測網絡。在地面,已建成6萬多個監測站,覆蓋了全國96.5%的鄉鎮。 [閱讀]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陳溯)13日,網友“kasy瞇嘟”在微博上曬出幾張圖片,圖片中的她和朋友不畏大風天,在高速公路邊的一片小山丘上種下一棵櫻花樹。 暖風拂面、春回大地,“親手種下一棵樹”這項既環保又有紀念意義的活動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家住廣州的于麗娟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在植樹節當天帶著兩個女兒協力種下一株小木棉,希望兩個孩子與木棉一起茁壯成長。 福州倉山...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