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22日在線發布一項行星科學重大發現,天文學家發現距太陽僅39光年外有7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正圍繞一顆恒星運轉。研究顯示其中軌道靠里的6顆行星都位于宜居帶,表面溫度可能在0攝氏度到100攝氏度之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美國東部時間22日舉辦了同一主題的新聞發布會。
去年5月,比利時列日大學天文學家邁克爾?基倫及其同事利用位于智利拉西拉天文臺的望遠鏡發現,有3顆系外行星飛凌一顆超冷矮星TRAPPIST-1。這顆恒星TRAPPIST-1距太陽僅39光年之遙,是一顆表面溫度極低的紅矮星,體積是太陽的八分之一,比木星略大些,溫度與輻射光度低于太陽。
更令學者們驚訝的是,這3顆圍繞它運行的行星都十分類似地球,被認為是太陽系外很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也躋身目前最有移居潛質的星球。
受這一發現激勵,基倫研究團隊此次從地面和太空分別對該恒星展開了監測,從而發現了這一行星系中的另外4顆行星。團隊做出的初始質量估計表明,在7顆行星中,有6顆內行星不但質量與地球類似,還很可能是由巖石組成的。這6顆星與恒星的距離也很恰當,既不會太冷也不會過熱,在這一范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因而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
而軌道最靠外的第7顆行星,雖然被“排除”在宜居帶外,但其身份最為“神秘”,研究人員目前尚不了解它的公轉周期,以及它與內行星的相互作用。
團隊成員強調,要詳細表征這些行星,還需要在未來展開下一步觀測。
總編輯圈點
我們身處的地球,之所以能夠“承受生命之重”,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其位置,即與太陽的距離帶來的合適溫度。因此,新發現的6顆宜居系外行星,為人類未來尋找地外生命與宜居星球提供了重要線索。有了僅4光年遠的比鄰星b還不滿意?不要嘲笑科學家尋找“另一個家園”的執著,如果再這樣不分晝夜、不計后果地消耗地球資源,遲早有一天,人類會遠離故土,含淚投奔“遠房親戚”。
北京2月15日電(記者賀迎春)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146家國家高新區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態勢良好,“十二五”期間營業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長速度;2016營業收入預計達28.3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工業總產值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陰和俊表示,17個國家自創區對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武漢東湖、湖南長株潭、四川成都等國家自創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數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 [閱讀]
北京2月13日電(趙竹青 郭心冰 肖建軍)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從天津港啟程,經過約一周的海陸運輸,于13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計劃于4月中下旬由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意味著我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收官之戰揭開序幕。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肖建軍攝) 天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采用兩艙構型,由貨物艙和推... [閱讀]
北京2月13日電(記者賀迎春)科技部網站消息,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項目(SKA)天線國際工作包聯盟近期在華召開了反射面天線結構詳細設計評審會(DDR)。中國電科54所牽頭國際同行共同編制形成的天線詳細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國際評審。 SKA反射面天線詳細設計評審的通過標志著SKA天線的研發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SKA的工程研發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為SKA天線的后續研發和SKA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據悉,天線(Dish)工作包是在SKA的11個工作包...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