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座歷史建筑,是讓它成為只供陳列的遺物,還是喚醒它,重新發揮它的實用功能?選擇了后者。
將歷史建筑活化,是保育文物采用的一種手段。一座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筑,經過翻新活化后,不僅保留了原有風貌及特色,還為社區帶來了經濟、教育和社會價值。
記者近日走訪了兩個活化項目――雷生春堂和前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對它們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所謂活化,就是指把陳舊的、不再使用、似乎已經失去實用價值的文物古跡“再利用”,賦予它們新的意義,使其價值重新得到認同和肯定,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記者抵達坐落于旺角的雷生春時,發現它處于兩條道路的夾角處,依地段的三角形而建。它是一座具有意大利風格的四層唐樓,樓外身是淡黃色,樓頂大大寫著“雷生春”三字。進入店面后,在地鋪的涼茶館,正趕上有幾位顧客前來選購涼茶,看起來生意還不錯。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涼茶都是由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老師們研制出來的,銷路很好,每天來這里買涼茶的顧客有數百人。
昔日的雷生春原本是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的鋪居大宅,始建于1931年。上層為雷家住所,地面為醫館及店。雷生春品在當時廣受附近居民歡迎,并且行銷海外。雷亮于1942年逝世,店在數年后結業,其后曾用作商住及出租作洋服店等用途。約1980年代開始,雷生春住宅部分長期荒廢。(丁梓懿)
2000年,雷氏后人決定把雷生春捐給特區政府。政府于2008年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浸會大學獲選,將雷生春改建為中醫保健中心。活化工程于2012年初竣工,同年4月正式投入服務。
如今的雷生春,地面是涼茶館及展示區,一樓至三樓為浸會大學的中醫診所,為市民提供中醫醫療服務。
記者在店里看到許多展品,昔日店里的牌匾、掛畫、器皿等舊物件經過修復后原地展出,店內的窗門、棚窗、木門都全都保留了下來,當年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活化后的雷生春,不僅能充分反映出它的原來用途,還體現了以往服務社會大眾的功能,集保育、教育及醫療服務于一身。政府免費開放讓市民參觀,推動大眾對歷史建筑的認識和欣賞。
而在港島上環的荷李活道,一個名為PMQ元創方的創意中心,云集著各式各樣的時尚店鋪和設計師工作室。對于這個潮流達人和時尚人士的聚集地,你也許想象不到在活化之前,它的前身是一座于1951年落成的已婚警察宿舍。
記者了解到,當時共建有兩座宿舍大樓,在臨近荷里活道的低層平臺處還有一座曾用作少年警訊會所的建筑物。
本世紀初,在警察宿舍空置多年后,特區政府計劃將其重新發展。2009年,政府在施政報告中公布將這座建筑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筑納入8個“保育中環”項目之一。經過活化成為了文化創意的新地標,并于2014年6月正式開幕。
PMQ元創方保留了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的兩座樓高7層的宿舍及少年警訊會所,另外在兩座宿舍間的中庭上興建了一個600平方米的多用途會堂,4樓平臺則設空中花園作為通道連接。
工作人員林小向記者介紹說,元創方保留了多個歷史遺跡,宿舍正門、中央書院的石級與石墻、前中區少年警訊會所、中央書院入口石柱及柱座等。“每天來這里參觀游覽的市民和游客不計其數,一些文青還會帶著畫板前來即興創作,為這里增添了不少生機和活力。”
這里有超過100位創意企業家和設計師,將他們各自設計的衣服、手袋、珠寶、家具等時尚生活用品陳列在工作室內,供顧客欣賞及購買。中心內還配有餐廳、展覽場地和活動設施,增添了多元性和趣味性。
曾經的警察宿舍現如今已化身成為港島區的標志性創意中心。元創方的存在,為的創意文化發展和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市民發揮創意和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從2008年特區政府推出首期“活化歷史建筑伙伴計劃”到2016年公布第五期,目前已有近20個“活化”項目,其中有8個項目已經投入服務,分別是前北九龍裁判法院、舊大澳警署、雷生春、芳園書室、美荷樓、前荔枝角醫院、舊大埔警署和石屋。
這些珍貴的建筑經過活化后,得到了“重生”。在供人欣賞的同時,也重新發揮各自的社會功能,慢慢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本報1月18日電 (記者張慶波、陳然)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8日在立法會發表2017年施政報告,強調將繼續秉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促進社會和諧共融。他寄語社會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雙重優勢,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把握機遇和時間,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報告全面回顧了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在經濟、創新科技、房屋及土地利用、扶貧安老助弱等方... [閱讀]
1月18日電 特區政府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于2017年上半年公布大嶼山發展和保育藍圖,方向是“北發展南保育”。 報告指出,北大嶼山將作經濟及房屋發展,包括機場北商業區、東涌新市鎮、港珠澳大橋口岸上蓋及小蠔灣。東北大嶼山則透過在欣澳填海,再配合迪斯尼樂園,作休閑、娛樂及旅游發展。大嶼山其余大部分地區將用作保育、休閑、文化及生態旅游用途。 同時,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可提供50萬平方米的樓面作經濟用途,今年上半年特區政府將就此咨詢社區。此外,... [閱讀]
1月18日電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指出,為應對氣候變化,特區政府擬決定降低排碳強度,計劃于2030年將排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減低65%至70%。 梁振英說,特區政府成立了氣候變化基建工作小組,協調各部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包括更新基建設施設計標準、全面檢視現有基礎設施的抗逆能力。同時,工作小組也會加強分析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 梁振英表示,特區政府會在2030年前逐步以清潔能源替代大部分燃煤發電,也會與電力公司研究如何進一步推動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特區政府已...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