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舜網】花10.5萬買了14件
紅木家具,經過檢測發現都不是紅木。可是商家明明跟我說是
紅木家具,售貨單據上也寫著紅木。”近日,紀先生為這事煩得不行。
去年10月份,為了給一位搬新家的朋友送份厚禮,紀先生在濟南黃臺家居廣場一家
紅木家具店選購了14件
紅木家具。其中包括7件沙發套裝、2件頂箱柜、3件大床、2件書柜。“當時他們跟我介紹說是紅木。”
紀先生買的沙發椅和桌子
在紀先生提供的代收銷貨款憑證上,品名一欄寫著“東非酸枝沙發紅木”、“東非酸枝頂箱柜紅木”、“東非酸枝大床紅木”、“東非酸枝書柜紅木”。
日前,一位家具業內的朋友到紀先生家做客,告訴紀先生買了假貨了。隨后,紀先生委托山東省紅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檢驗,果真不是紅木。
在山東省紅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三份樣品檢驗報告上,記者看到檢驗結論都是“該送檢木塊不是國標GB/T18107-2000紅木”。
《紅木》新國標5屬8類29種材延伸圖
從新國標紅木中的二十九種中其實并沒有非洲酸枝木這一種,可見非洲酸枝并不是紅木,所以非洲酸枝制作的家具當然也不是大家喜歡的
紅木家具了。
紀先生認為,賣家的行為構成了消費欺詐,應當承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退一賠三的懲罰性賠款。
紀先生已向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把黃臺家居廣場和賣家列為第一、第二被告。請求判令被告退款105000元,并請求判令被告賠償貨款的三倍315000元,合計40余萬元。
銷售商說“紅木”字樣,是應消費者要求添加。
記者來到紀先生買家具的商店。店主曹先生表示,紀先生購買的家具的確不是紅木,并且紀先生來店購買時,他就明確告知過家具不是國標紅木。“我當時跟他講的就是東非酸枝。”
對于銷售憑證上的“紅木”字樣,曹先生介紹,結賬時是沒有寫的,是應消費者要求添加的。結賬完成后,紀先生以家具用來送人、要有面子為由要求曹先生寫上“紅木”字樣。于是,曹先生按照要求添加了“紅木”字樣。
“我們工作的確有失誤,但我們是老老實實做生意,不是騙人的。”曹先生說“他一下子要我們賠30多萬,我們也是小本生意,這么多我們怎么賠得起。”
銷售憑證上明確寫著紅木字樣,那賣家算不算賣假?如果是賣假那到底屬不屬于消費欺詐呢?
山東律師事務所陳律師告訴記者,銷售憑證上寫了“紅木”字樣,而經過鑒定商品不是紅木材質,那賣家就是在賣假,不在于“紅木”二字是怎樣寫上去的。
如果消費者不承認“紅木”二字是自己讓賣家寫上去的,且賣家也不能證明,那司法一般會認定紅木字樣是賣家自愿寫上去的。
若真假紅木價差大,不能認定消費欺詐
那賣家賣了“假貨”一定是消費欺詐嗎?陳律師認為不一定。在紀先生購買紅木事件中,判定是否消費欺詐,關鍵在于紀先生購買的
紅木家具與真紅木的市場價差距是否較大。
“
紅木家具屬于價值較為高昂的商品,按照常理,消費者會在購買前對商品和市場價進行了解。”陳律師說、如果賣家所售貨品和正品市場價差距不大,那司法判定會比較傾向于認為賣家是消費欺詐。
如果賣家所售假貨遠低于正品市場價,那司法判定會比較傾向認為消費者知假買假,賣家有過錯,但不宜認定為欺詐。
記者在一家長期從事
紅木家具定制的企業了解到,以國標紅木里較為便宜的緬甸花梨木和雞翅木為例,一套沙發、茶幾八件套,價格較低的在4萬元左右。這和紀先生買的沙發茶幾七件套3.4萬元的價格相差不大。
一套緬甸花梨木或雞翅木的紅木大床、比較便宜的在三四萬元、而紀先生所買的3件紅木大床總價2.1萬元,明顯低于市場價。
眾所周知,
紅木家具十分受消費者喜愛。但是價格卻并不是一般消費者所能負擔起的。正是因為讓人望而卻步的高昂價格,才讓不良商家有機可趁。
非洲酸枝價格比紅木價格低很多,而木頭顏色卻跟紅木類似,正是因為這樣不法商家才會以此代替假冒
紅木家具,并以低價出售,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卻信以為真,將其當做紅木。
而事實上,非洲酸枝木并不是紅木,而是非洲普通雜木,只是旗號打的好而已。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細了,可別再被騙才好。不過撇開假冒紅木來說,非洲酸枝木心材板面美觀,耐腐抗蛀(白蛀也不蛀蝕)。
雖重硬(氣干重800-900kg/m3)而加工不難;干燥緩慢,但干后材性穩定;創光、砂光、油漆和膠粘性能良好。
廣泛用于高級家具、木架、墻壁、地板、亭柱、樂器、旋切品、刀柄、刷背,現多創切為裝飾單板,在某些方面,可為酸枝的代用品。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