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舜網】 去年的九月,唐煉綱老師在與我們的一次談話中,談到了醴陵陶瓷大師——王立新。唐老師拿出一個虎瓶,我們一下就被這虎瓶所吸引,作者在瓷瓶上用筆墨精細地勾勒出老虎的神秘與雄威,讓讀者一眼其觀便覺其意瀟灑,氣勢磅礴,唐老師稱這是王立新新作《怒吼動千山》。我由此特意關注王大師動態,對其畫情有獨鐘。
2018年2月1號,筆者有幸與同事唐老師一起采訪了著名的陶瓷大師——王立新老師!
王立新本人
王立新現為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窯釉下五彩制瓷技藝傳承人、湖南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醴陵新窯瓷藝館館長、“王大德生”瓷號第四代傳人。
王立新本人
湖南省醴陵市盛產陶瓷、鞭炮煙花,有“瓷城”和“花炮之鄉”的美稱。是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原產地。醴陵瓷器是中國獨創的發明地之一。
王立新作品
王立新1979年考入湖南省瓷業總公司“藝徒班”學藝師從鄧文科。2007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先后師從黃永玉、婁師白、李鐸、李立、鄧文科先生。從事釉下五彩工藝美術創作40余年,出版發表多種陶瓷學術論文著作。1996年陶瓷學術論文《“國寶”之鑒——醴陵窯“主席用瓷”鑒賞》榮獲“第八屆中國教育界學術英才論文大賽”一等獎,首次在國內媒體撰寫《我珍藏的“主席用瓷”》、《是誰設計了“主席用瓷”》,《揭秘“毛瓷”》等專文,率先在《人民日報》、《羊城晚報》發表揭秘了醴陵窯為毛澤東燒選專用瓷器的真實歷史。1997年應邀在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和央視國際頻道電視專題片《醴陵窯“主席用瓷”》中講述“毛瓷”歷史。
王立新本人
2001年和央視合作編劇拍攝國內第一部介紹醴陵釉下五彩“主席用瓷”專題片《“毛瓷”打開引號》電視紀錄片,2011年應邀在中央電視臺《CCTV__走遍中國》欄目電視片《“毛瓷”秘事》中主講釉下五彩“主席用瓷”的收藏。2013年應邀在中央電視臺1臺《傳家寶》欄目展示他收藏的“毛瓷”真品和他創作的釉下金虎。
被譽為“毛瓷”收藏研究第一人
王立新的作品被國務院中央黨校、中央紀委、國家審記總暑、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博物館等海內外博物館收藏。作品多次在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會、北京長風國際拍賣會、北京太平洋國際拍賣會成功拍賣。
王立新出生于湖南醴陵溈山窯一個陶瓷世家,自幼就與書畫結下不解之緣。他5歲開始描紅習字學書法,7歲時在父母的指導下,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學習繪畫,一次偶遇吳友如的人物畫譜,天天臨摹,便愛不釋手,為兒時之樂趣,爾后又從描摹清代任伯年的人物花鳥入手,旁及八大山人、陳老蓮、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陳之佛。他十分迷戀張大千線描人物及魏晉敦煌造像,尤喜勾勒白描人物,惟妙惟肖,并以擅長工筆重彩人物、花鳥畫而名噪湘東。
王立新作品
據我所知,王立新癡心于書畫篆刻藝術已有四十余年,他憑著對藝術執著的追求和良好的悟性,志存高遠,潛心學問,勤奮鉆研,把對陶瓷書畫篆刻藝術的探索視為他全部的生命,他是一個有抱負、有追求的年青人。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他第一次自費上北京求學拜藝,恩師李鐸(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文職將軍、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審閱了王立新帶來的一批他創作的工筆花鳥畫、書法和篆刻作品,李鐸看到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花鳥世界,雖然繪畫技法較為稚拙,然而一切都是清新明麗,充實而靈秀,坦誠而自然。李鐸老師欣然收下了這個學生,且傾其所學而教之。
中華報道新聞通訊社劉冬香收藏王立新字畫
從王立新作品本身來看,其審美取向可以概括為雄、闊、拙、活。他所追求的雄健之美汲取了乃師李鐸書法中的筆墨范式,注重用墨的厚重、渾圓,深得書法方圓起伏、露藏虛實、枯潤濃談之味,這種雄健在其作品中表現為位位置經營的大開大合,線條的潑辣厚重,用筆的迅疾剛勁,雖有時會稍有草率之嫌,但都給人撲面老辣之氣。
王立新在艱苦而充滿樂趣的藝術實踐中,以充沛的精力,厚道的精神,苦行僧的耐性,始終如一,苦練筆墨,在生活中錘煉堅韌,在創作中升華品位,錘煉出一股倔強的中國精神。
王立新近年創作的大量國畫作品之中可看出前輩藝術大家對他的影響,工筆重彩人物、寫意花鳥、山水均可看到他師承古人的用心,然而他“師古不泥古”,“敢以最大的勇氣打進去,又以最大的勇氣跳出來”(李可染語),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筆墨之精華,融會貫通,深于傳統而又行巧于變,以一腔現代人的精神和激情,使傳統筆墨在境界上朝著現代形態轉化。
縱觀王立新的寫意花鳥畫,給人一種大氣,強烈的視覺沖擊,能使你感受到齊白石繪畫藝術精髓,而又深具現代藝術語言的獨特風格,總體上可概括為“有情、有境”,畫面上洋溢著他的追求,他憎恨詐偽,與人為善,呼喚“真、善、美”,這些都能在他的畫中處處體現,源自于生活中的藝術,充滿著勃勃生機,能讓人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王立新許多花鳥畫中有著明顯的鄉土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每一幅畫都傾注著畫家的真實情感,新奇構思,流動著生動韻律,洋溢著感奮的時代精神,猶如一部雄壯激昂的墨彩華章,又若一泓清泉沁人心田。
王立新近期創作的水墨人物畫,具有史詩般的壯美,他畫的醴陵籍抗日名將左權將軍_一《太行浩氣傳千古》,畫中的左權將軍氣宇軒昂中透出一股豪邁英武之氣,不畏犧牲,英勇戰斗的英雄氣概。左權將軍是我黨我軍的一代抗日名將,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讓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常勝將軍。還有他畫的《中國脊梁——戰馬上的耿飚將軍》中的耿飚將軍都是從我們醴陵大山中走出去的鐵血漢子,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中曾立下赫赫戰功,成長為新中國的一代名將。
王立新的書法藝術作品,取法于晉代二王,師法正統,浸淫尚意書風的姿意和魏唐書法的風骨,洞悉了書法藝術“景發興新、情隨筆轉”的機竅,參悟寫意畫藝術語言的筆墨運動主導布白與造型的三昧,悉心研讀著古今大家法書,如顏魯公、孫過庭、歐陽詢、柳公權、黃山谷、米芾、王覺斯、金農、何子貞及近人于右任、張大千、齊白石、郭沫若等,手摹心追,因而能以自己的富有陽剛之美的灑脫書法入畫,互為依托,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雄渾、剛健的藝術風格,傳承著一種正大氣象的中華人文精神。
王立新的陶瓷釉下五彩金虎,獨樹一幟。在他多年的陶瓷藝術實踐創作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釉下五彩傳統工藝經驗,他創作了許多重要的優秀陶瓷藝術精品。他畫的老虎威武雄壯,氣勢懾人,所畫之虎,毛須畢現,生動傳神,頗受世人喜愛,恩師黃永玉還贈他“虎王”之美名,一代“虎王”由此而盛名。他的老虎畫作《雄風萬里》等作品被故宮博物院、中央黨校、中央紀委、中國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海內外博物館收藏。
功夫是匠人的自謂、靈氣,才情、學養才是藝術的靈魂。欲成為一個有時代特征的大畫家,靈氣、才情、學養、功夫要兼而有之,還要勇于創新、大膽探索、銳意進取,以性 靈、風骨為特征的王立新書畫篆刻藝術,使他對中國書畫的前景充滿信心。
了解王立新的人都知道,他事業心強,對藝術孜孜以求,鍥而不舍,這源于他對民族文化藝術的珍視與癡迷。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任重道遠,中國畫往往大器晚成,驥知道遠,要把崇德尚藝為一生的功課,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藝雙馨,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為中國書畫藝術的健康和發展作出更大的成就,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譜寫新的樂章.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政協委員王立新為幫助貧困學生,捐贈書畫作品網上義賣一字千金,籌集善款上萬元全部捐助四中貧困學子。
2018年2月6日暖陽的冬日上午9時醴陵市政協文史委主任陳彰偉,副主任譚湘輝,文體組組長付建安,中國傳統工藝大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第十一屆政協常委,第十四屆委員王立新,文體組全體委員等數十人和醴陵電視臺記者,第四中學黃副校長驅車奔赴王仙鎮李山村貧困學生黃妙家中,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醴陵市政協領導委員們來到了貧困學生家中,,在黃妙家中仔細了解了她的學習情況,黃妙一家三口母親患有間歇性神經病,沒有經濟收入,父親在家務農,打點零工收入低且不穩定,她們住在現已倒塌的一間土坯房里。
家里什么也沒有非常貧困,她的母親無論正常時還是異常時什么家務都不會做,她父親年過半百身體一天比一天差,一天天悲觀下去……
小黃同學講她父親在小的時候就覺得他會孤獨終老,一個社會總有可憐的底層人民,當然她家還有我這樣為數不多將未來展望得很高很遠的人,人生需要積極向上努力奮斗。黃妙同學講距高考僅有124天了,她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想考上北京大學,實現她的青春夢想!
據黃妙的班主任講她在校思想表現好,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幫助同學,集體榮譽強,她敢于積極樂觀面對困難,學習專注投入,成績優異,學考成績班上第一名,第五次年級排名為20,她是第四中學的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文體組組長付建安,把全組委員們的愛心捐款二千元當場送給黃妙同學,讓她感受到醴陵市政協文體組委員們的溫暖關愛熱情。政協委員王立新也在現場個人捐贈了二千元現金給黃妙同學,還贈送了《勤學》二字書法作品并鼓勵她不畏艱難努力勤奮學習,早日實現她的夢想考上北京大學,以優異的學業來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王仙鎮李山村的愛心捐款后委員們熱情不減又一路驅車奔赴醴陵市第四中學繼續捐款助學,曾祥平校長介紹了兩個學習成績優秀的貧困學生,組長付建安,委員王立新向二個學生贈送了政協委員們的愛心捐款每人三千元,王立新委員還將他昨晚在網上愛心捐贈義賣的一萬元現金交給第四中學校長曾祥平,請他轉贈送給其他的貧困學生。幫助寒門學子實現心中的夢想。
筆者很有感觸,愿王老師愛心綿延不斷。(中華報道新聞通訊社記者 劉冬香,華舜網記者 唐煉綱)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