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日,多部委印發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提高醫生收入,會否導致看病費用上漲?記者采訪發現,一些醫院盡管提高了醫生工資,但占比卻有所下降,且看病費用低于平均水平;一些地方還將調整后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報銷,避免增加患者負擔。在廣東等地,公立醫院因取消品加成減少的收入,由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財政專項補償10%、醫院自我消化10%。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提高醫生收入是否會導致醫療費用上漲?破除“以補醫”如何保障提高醫生收入?醫生漲薪能否緩解兒科、產科、急診的“醫生荒”?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調整后的醫療費用,被一些地方納入醫保報銷
根據指導意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慶、四川、陜西、青海、寧夏等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各選擇3個市(州、區),除外的其他省份各選擇1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進行試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湖南、四川等地已經出臺相應的改革措施,提高診療費用,鼓勵多勞多得,一些醫院的醫生收入有所提高。
“指導意見鼓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這是比較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將提高醫生的工作積極性。”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生雷澤飛說,2015年起,成都新都區在醫院內部收入分配機制上打破過去“大鍋飯”的模式,實行多勞多得的績效考核辦法。
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陳邦忠說,以前科室收入分配有“封頂線”,過了“線”,干得再多也不會多拿一分錢,現在沒有了這層“天花板”,大家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科室醫護人員平均收入都提高了,他自己也比改革前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收入。
廣東省醫學會兒童危重病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曾其毅認為,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待遇不令人滿意,主要是其勞動強度和技術含量沒有得到合理的尊重。現在的價格體系,掛號費仍然偏低,醫生技術勞動價值未能體現,將來要逐步過渡。
上海市發改委最近發布《關于調整本市部分醫療服務價格的通知》,自2月15日起適當調整門診診查費等部分醫療服務價格。記者從一些醫療機構獲悉,新的收費標準已經開始實行。例如,長征醫院將普通門診掛號費從每次18元提升為22元,副主任醫師專家門診掛號費從24元提升為30元,主任醫師從31元提升為38元。
曾其毅認為,打破“大鍋飯”,多勞多得,提高勞務技術報酬勢在必行。但是提高到什么程度,成本由醫院、個人、醫?;鸬热绾魏侠矸謸?,需要認真研究。
提高醫生收入是否意味著醫療費用上漲?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在薪酬改革實踐中,并未增加患者的醫療自付支出。數據顯示,2015年,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平均工資較2012年增加13%;而該院的“占比”較2012年下降6.87%;抗菌物采購價格平均下降56%,共實現品讓利1527萬元;門診、住院患者次均費用分別為131.17元、5557.89元,均低于成都市區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
一些地方將醫療費用調整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避免增加患者負擔。針對兒科醫生收入低的情況,廣東于2017年上半年全面提高6歲以下兒童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加收幅度不超過30%。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黃飛表示,加價的項目包括公立醫院為6歲及以下兒童提供的臨床診斷、一般治療操作和臨床手術治療等基本醫療服務項目。調整后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改后醫院收入銳減,政府補貼應該到位
指導意見明確,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四川省人民醫院泌外科主任醫師王東說:“不以開大處方、大檢查作為醫生收入的指標,通過績效考核和分配制度,鼓勵外科醫生做大而難的手術、內科醫生通過診斷攻克疑難雜癥,才能真正體現出醫生的價值?!?/p>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醫改辦相關人士表示,薪酬改革是醫改的關鍵環節。上海正在完善市級醫院醫務人員績效工資方案,通過薪酬制度改革防止醫療行為的扭曲。
破除“以補醫”機制后,醫院的收入缺口將如何補償?記者在廣東等地采訪了解到,公立醫院因取消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將按照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80%、財政專項補償10%、醫院自我消化10%的原則進行補償。
湖南省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愛勤說,由于改涉及多方利益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堅持醫保、醫療、醫“三醫聯動”,才能避免“單兵突進、顧此失彼”的尷尬。
一些公立醫院反映,改后收入銳降,可能影響醫生待遇。李愛勤說,實施品“零差價”后,醫院品收入下降,部分醫院政府補貼未到位,需要拿錢出來“貼補”醫院品“零差價”后損失的收入,要提高醫生待遇有困難。
湖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向華建議,建立并完善財政投入的長效機制,提高醫務人員待遇,規范醫務人員行為,提高公立醫院支出中薪酬支出所占比重,保障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
破解冷門科室“醫生荒”,需要理順利益分配體系
意見要求,向人民群眾急需且專業人才短缺的專業傾斜,體現知識、技術、勞務、管理等要素的價值,避免大鍋飯。
這項改革能否緩解不少醫院兒科、急救、麻醉、病理、產科等醫生短缺的難題?
據悉,當前,廣東全省兒科醫生缺口約為2000人,但廣東各大醫學院校每年培養出來的兒科研究生不足50人。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在“以補醫”體制下,兒科是收入最低的科室之一。兒童用劑量少,按照療程,10至15個孩子的用量,才相當于1個的用量。
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婦幼保健處處長韓梅告訴記者,基層兒科醫務人員待遇更低,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很多人寧愿去大醫院行政部門,也不愿意到基層承擔兒童醫療服務。還需要加大對基層、尤其是偏遠地區兒科醫生在待遇方面的傾斜,吸引更多兒科醫生留在基層。
記者了解到,上海在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中推行內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崗位工作負荷、醫療質量、患者滿意度、成本控制、費用控制、工作難易度、醫德醫風以及臨床科研教學等“八要素”來進行分配。在上海瑞金醫院、新華醫院等綜合性醫院里,兒科醫生收入已與其他科室醫生基本持平。
部分專家認為,兒科等醫生短缺問題需要從源頭設計上增加供給。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劉文英認為,指導意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各地加快兒科醫生的培養。此外,還亟待探索針對冷門科室醫生的培養建立整套激勵機制,理順醫院兒科利益分配體系,保證人才短缺專業的醫生收入水平,才能讓更多人真正愿意投身兒科,從根本上破解兒科“醫生荒”。
(據新華社廣州2月20日電 記者肖思思、帥才、董小紅、仇逸)
鐘南山接受專訪 王帥/攝 北京3月9日電 (曾璇)“我國的醫療改革一定要從供給端入手,實行醫療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是解決目前醫療領域諸多難題的重要手段?!?017年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在接受專訪時反復強調。 推進步伐 醫改要從供給端入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化醫療、醫保、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品加成,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品流通、醫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 [閱讀]
早春三月,華夏大地春潮涌動,位于揚子江畔的民族制領軍企業揚子江業集團(以下簡稱揚子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仿制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 近年來,揚子江劍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業的宏偉目標,全力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加快進軍大健康產業,積極構建大質量體系,為民族制的國際化、現代化、規范化貢獻一份力量。 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醫產品供給端上持續發力 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揚子江業集團龍鳳堂中產業園提取1號車間自動投料機器人 ... [閱讀]
北京3月7日電 (記者高奕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嶺業董事長吳以嶺建議,以中醫養生文化指導健康人群預防慢病,發揮中醫優勢實現慢病早期防治,發揮中醫在慢病急性期治療中的優勢,應用中醫提升慢病患者康復治療效果。 “慢性病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導致人民負擔日漸加重,進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體系已刻不容緩?!眳且詭X指出,中醫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優勢,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形成了自身的理論體系,可以在慢病防治體系的預防、早期防治、急性期防治、康復治療等多個環節中發揮... [閱讀]
? 2017-2020 華舜網 版權所有 華舜文化傳媒主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信部備案號:粵ICP備17156687號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高升時代廣場 電話:155-7638-1979 投稿郵箱:896711351@qq.com
技術支持:藍蝶網絡科技
我要評論
評論列表